随着花开花落,春已走进了4月,亳州的春天最高气温都一度飙到了29度。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的变化无常让我们各季衣服齐上阵。那这次来聊一下春天怎么吃才能做到顺应春气,法于自然。
减酸增甘,以养脾气
“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是《摄生消息论》提出的养生要则。春季饮食当顺应春季阳气生发的特点才利于养生。
春季应肝,肝木味酸,酸味具有收敛之性,与春阳生发之性相挬,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的疏泄。若春季过多摄入酸味之物易使肝之功能亢盛,肝木克脾土,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省酸可以适度抑制了肝气的过旺生发,适当增加甘平之品可以扶助脾气的升发。因此春季要少吃木瓜、橄榄、柠檬、枇杷、山楂、石榴、乌梅、杨梅、李子、葡萄等酸味食物。为扶助春季初生的阳气,可以适度增加甘平之品,如红枣、山药、桂圆、花生、南瓜、胡萝卜等。
大辛大热,助热生火
春季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尤其不宜过度滋补,如进食人参、鹿茸等,以防助热生火。经过冬季的厚衣温食,体内往往蕴热,春季阳气萌动,体内积热可以籍以发散,因此,食补也不可过多。
春气内应肝,阳气升发,肝气、肝火易随春气上升,而肝阳旺盛,肝气疏泄过度,极易导致高血压、眩晕等疾病,甚至平时体质较好的人也容易出现口疮、咽喉炎等各种上火。
早食寒凉,伤胃损阳
春夏养阳乃是黄帝内经中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体现着“天人相应,顺乎自然”的指导思想。
尽管春季风多,空气干燥,人容易上火,经常有口干舌燥的感觉。但春重养阳,饮食仍然不能过寒贪凉,亦不可过早贪食冷饮,形寒饮冷易伤脾胃之阳。
春天在早晚餐中可以多进食一些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粥,如鸡肝粥、山药莲子粥、红枣粥、山药枸杞粥、猪肝粥、以及各种蔬菜粥等。
随着气候变暖,人体新陈代谢活跃起来,气血运行也加快。此阶段很多老幼体弱者都易产生不适应,因此春季在衣食住行上面都应注意,养生以防病。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