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在线访谈
健康
健康 > 行业 > 正文

解读《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在线访谈

5月19日,解读《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的主题访谈在线举行。以下为文字实录:

自动播放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线访谈栏目,欢迎您的关注!

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我们每个人也要负起对健康的责任,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

今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的印发对于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解读《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在线访谈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三位专家,为观众朋友们在线解答《意见》相关问题。他们是: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牟善勇。

牟善勇: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会长张朝阳。

张朝阳: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社会保障与医疗健康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佳慧。

张佳慧: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欢迎三位专家。

第一个问题请问张佳慧主任,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这句话呢?

张佳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也就是“三农”问题,是关系我们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可以说,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村表现得更为突出,民生领域问题还比较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要求要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一方面,看病就医及其费用负担依然是当前群众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对农村居民而言。刚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贫困地区居民更是如此,一些群众的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如果生了大病特别容易重新陷入贫困。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为农民就近提供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医疗费用综合保障机制,防范和化解他们因病返贫致贫风险,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好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主要健康指标已经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但是具体指标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还有较大差异,其中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影响这些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补齐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短板,是改善农村居民健康、提升农民人力资本、实现农民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这也是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主持人:说得太好了。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张主任,近年来,国家在支持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健康发展方面出台了哪些新的政策?请您继续解答。

张佳慧: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在服务农村居民就近看病就医和疾病防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保障亿万农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是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乡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

健全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2020年12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再次明确提出过渡期内保持现有健康帮扶政策基本稳定,继续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并建立长效机制,加大中央倾斜支持脱贫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力度。今年2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再次明确提出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统筹解决乡村医生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问题,推进乡村医生队伍专业化规范化。

健全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2月23日,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发展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举措和保障机制,为新时期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出了思路、明确了目标。3月23日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又明确要求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创新乡村医疗卫生人才使用机制、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主持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保障亿万农民群众身心健康筑牢了“第一道防线”,让咱们老百姓感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在身边。当下,我国乡村医疗体系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目前,我们面临的新挑战主要有哪些?

张佳慧:这些年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确实面临着很多挑战。一是随着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乡村人口结构和空间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体现在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空心化”、常住人口的老龄化,这对乡村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提出了挑战,尤其是我国城镇化仍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乡村医疗资源布局规划的“动态化”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要尽可能避免基层医疗网点出现“空白”,又要避免出现人口大量外迁、医疗需求严重萎缩后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

二是乡村地区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受人口老龄化、生产生活方式、健康意识提高、支付能力增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量的快速增加、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需求层次的快速提升。近些年,乡村地区慢性病发病率增长较快,疾病谱和患病率开始与城市趋同,疾病负担有超过城市的趋势,但乡村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远少于城市地区,服务能力弱于城市,这些是乡村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很大挑战。

三是交通状况改善、收入水平大幅提升之后,对群众的就医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患者向县、市级大医院集中的趋势更为明显。这些都对我们更合理地确定乡村基层医疗机构的职能定位、协调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关系、调整医疗服务提供模式更好满足群众的现实需求提出了挑战。

主持人:那么,针对刚刚提出的新挑战,《意见》是否指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呢?

张佳慧:是的。《意见》针对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长期面临的问题和上述新挑战,提出了系统、可行的应对举措,可以说是亮点纷呈,在这儿我仅简单列举三项。

一是强调强化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明确提出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实现人财物统一集中管理,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绩效考核,引导资源和患者向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下沉。这些举措能够更好地促进县域内各级医疗资源的协调,不但有利于提升县域整体的医疗服务能力,而且有利于引导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从而为我们引导患者留在基层、规范诊疗秩序打好基础。

二是强调因地制宜优化调整乡村医疗资源布局。明确提出根据乡村形态变化和人口迁移流动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乡村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宜乡则乡、宜村则村,从注重机构全覆盖转向更加注重服务全覆盖。这些都很好地回应了城镇化和人口流动对医疗机构布局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既保障了最大限度群众需求的满足,也大大提高了有限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是强调加快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意见》明确提出,统筹建成县域卫生健康综合信息平台,构建乡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家庭医生签约和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这些为引导县域优质资源均衡布局、提高基层诊疗能力,促进健康信息共享、提高诊疗服务连续性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对转变服务模式更好对应对乡村地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慢性病服务增加更为有利。

主持人:感谢张佳慧主任用心用情的解答。接下来,请问张朝阳会长,本次《意见》有哪些突出特点呢?

张朝阳:《意见》具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连续性。《意见》既保持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农村卫生改革发展的精神,又根据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新的改革发展思路。二是针对性。《意见》针对农村卫生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改革创新,重点突破,从问题导向来解决问题。三是务实性。《意见》不仅提出了“过河”的目标要求,而且还提出了搭建“过河舟桥”的一系列专项政策措施。四是指导性。《意见》结合农村及农村卫生的特点,强调了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和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我们认为,《意见》的颁发,将对推动新时期农村卫生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特点突出,指向明确,充满期待。接下来请张会长继续谈一谈,《意见》明确了哪些新时期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和要点?

张朝阳:《意见》提出的新时期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是要立足于县域的统筹和布局的优化。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管理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为什么?因为农村卫生管理与县域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系密切相关;农村卫生的发展与县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农村卫生基础建设与县域内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内在关系密切相关;农村卫生人力队伍建设与县域卫生人力发展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必须要坚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强化县域的政策和资源的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功能和提升服务能力。《意见》勾画出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蓝图,提出了县域内三级医疗卫生体系整体发展的思路,明确了机构建设和科室设置的标准,也细化了不同医疗机构的功能,提出了县域信息化发展等要求,为新时期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出了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

二是要将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摆到首位。乡村医疗卫生人力队伍的建设要遵循人才培养和价值规律。从培养来讲,医疗卫生是个应用性、实践性学科,要遵从医学的规律。从价值来讲,我们更要关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社会价值。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他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从培养、聘用,到使用、发展、养老、待遇、社会环境,全面地、系统地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并切实予以落实。村级医疗卫生队伍是我们三级网的重要支撑,也是我们的基础,对于村级队伍,我们要给予更多关注,要采取有效的吸引、培养、激励等措施,来推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整体赋能提质,逐步实现结构性调整,努力形成一支高素质的、适用的医疗卫生队伍。切实落实分类解决乡村医生养老和医疗保障的诉求,特别是要关注年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群体,提高其养老待遇。同时,我们还要建立起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的荣誉表彰制度,发挥树标评优的导向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的良好氛围。

主持人:是的,县域统筹和布局优化很重要,人才建设也很重要,要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张会长,广大网友还很关注,《意见》对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出了哪些关键点?

张朝阳:《意见》强调了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关键点。

一是必须坚持党对乡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全面领导。《意见》强调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指明了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方向和原则。《意见》明确了五级书记要承担起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领导责任,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各级党委乡村医疗卫生领导体制机制的工作要求,压实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和主导责任,也强化了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

二是必须坚持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属性。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要坚持公益属性,这是我们国家体制的本质要求。要实现公益属性,关键是必须同步建立起公益属性的保障机制。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具有责任大、体量小、自我发展能力弱的特点,必须从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明确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撑。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要坚持先立后破,保证政策的统筹和措施的衔接。

三是必须坚持立足于中国乡村特点。“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把握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现状,是我们学习历史、认识当下、规划未来,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处理好的重大现实问题。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应以保证农民群众得到基本、安全、便捷、经济的,体现社会公平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要立足于乡村形态变化的特点、人口结构变化的特点、地理环境的特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卫生健康需求的特点,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改革发展目标、政策与措施要适用于乡村,管理、评价与激励要符合科学,经过大家努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式农村卫生高质量发展道路。

主持人:为了推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扎实前行、行稳致远,《意见》明确了哪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张朝阳:《意见》明确实施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重点有两个方面:

(一)压实了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一是要切实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纳入本辖区、本系统、本部门工作,制定出本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并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衡量是否真正将省级统筹、市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工作要求落到了实处。二是要建立起有效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落实财政投入是衡量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是否真正承担起了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主体责任的“试金石”。三是要建立起一支与责任任务相匹配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现阶段人员的编制关乎到财政供养和服务的提供,对稳定队伍起着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农村基层空编较为严重的情况,市县首先要把存量编制用好,消除人为造成的空编现象。同时,中央和省级要实行编制定期动态调整,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卫生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乡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核心是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政府各部门的有效协同。部门协同工作推进机制首先体现要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做到站位要同层、方向要同向、时点要同步。反映在实施方案上,措施要具体,管理要精细,评价要科学。县域内乡村医疗卫生管理是应该在市县党委和政府领导和统筹下,由县卫生行政部门牵头,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载体,各部门协同、县乡村贯通的管理体系。各级主管部门应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来,根据《意见》提出的总体性、原则性、方向性的要求,结合部门分工和工作实际,协同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和运行机制,使地方有据可依。建立起有效的干部考核评估机制,将各级政府主体责任纳入到乡村振兴考评体系中,强化结果导向,促使各级领导有位有为。

主持人:感谢张会长抽丝剥茧地为我们解答了《意见》相关问题,让我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中央出台文件明确,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对于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基层是怎么认识的?有请牟善勇主任解答。

牟善勇: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时隔20年,中央再次出台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卫生健康特别是对农村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导。我们知道,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个文件浓墨重彩、大篇幅地讲了发展壮大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从引才用才、收入待遇、编制资源、村医养老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重要要求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加快建立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相适应的乡村卫生人才队伍。

从历史经验看,基层领域“重物轻人”问题亟需解决。回顾过去,我们基层特别是农村,始终受到各级关注,但更多的是强调房屋、设备和培训,人才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比如说人的规格问题、标准问题、保障问题,始终是我们的短板。2021年度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情况报告显示,基层卫生人员的年均工资、年均工资增长率均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以及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背景下,这个问题理应也必须加快解决。

从行业特点规律看,应该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医疗行业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广大医务人员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力军,要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个地方水土不肥沃,植被也不会好;基层资源不充沛,人才也难以引进和成长,服务也难以提质。要着力解决人事薪酬和补偿机制问题,这方面各地已有探索,比如福建三明的医生收入按照高于社会一般平均收入3-5倍标准核定,山西省县域医共体绩效工资总量按照当地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绩效总量的5倍以内核定。这些好的做法,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大胆去做。

从现实情况看,乡村卫生人才队伍的规格需要提升。与教育行业相比,全国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87%以上,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中的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仅31%;村医执业医师化率41.5%,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41.4%,与全国小学专任教师99.97%的学历合格率相差甚远。如果说在高等教育精英化的背景下,我们引不来人才情有可原,现在已经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阶段,仅从本科教育来看,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20%,这样看,既使是本科也很难说是精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仍然引不来人才,确实是我们的岗位吸引力低、保障水平不够,这个我们必须下决心解决。

主持人:很有启发。牟主任带着我们从历史经验、行业特点、现实情况三个维度了解了乡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很有现实意义。那么,应该怎样推动实现乡村医生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呢?牟主任。

牟善勇:这次中央文件强调,“要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转化,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乡村医生队伍”,可谓是抓住了问题关键,也给出了路径方向。乡村医生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是贴近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曾被誉为中国模式农村卫生事业的“三大法宝”之一。当前,村医队伍年龄老化、学历不高、能力素质有待提升,与新时代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差距还比较大。分析其根源,还是在于村医身份定位、待遇保障等方面,与其公益性使命和专业性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个重中之重推动解决。

一是要合理规划村医配备总量。根据我们这些年的经验,医生并不是越多越好。乡村医生既要保证数量,也要严格控制数量,更要着眼于提高质量。在控制数量方面,就是按照服务人口的1-1.5‰,以县为单位来配备乡村医生,解决不足或过剩的问题。在这个前提下,集中更多的资源来提高村医的保障,增强吸引力,借此来提高我们村医队伍的整体服务水平。

二是改革创新招录培养政策。一方面,我们要把好准入关,加大招录具备必要专业素质的村医的力度。督促指导各县(市、区)根据村医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人员退出等情况,制定招用计划,严格准入管理,将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的医学人员或具有执业资格人员招用到村卫生室。比如我省潍坊寿光市建立了“镇招村用”招聘模式,将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总量控制人员管理,落实工资、保险待遇,面向医学高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组织了3次公开招聘,短时间内招聘乡村医生75名。另一方面,扩充供应量,持续做好本、专科公费医学生订单定向培养,实施学费代偿招聘医学专业毕业生,及时为村卫生室培养补充医师。我省青岛市崂山区施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针对已经录取的当地户籍考生中有意向返乡就业的,在入学初就与学生所在高校签订协议,毕业后定向招录,3年时间为基层招聘40名村医。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直接从医学院校中定向招聘毕业生,并按照一定标准给予专科生、本科生代偿学费,实现了村医即招即用。下一步,我们将推广好这些好的做法。

三是梯次解决待遇保障问题。借鉴民办教师转公经验,提升村医待遇。对在岗村医,应该探索逐步纳入编制管理,解决身份认同问题。通过村医岗位补助、医师补助等,提高收入待遇。我省日照市对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分别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1200元和1000元的标准进行岗位补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离退休的村医,应该结合村医身份,分类解决养老和医疗保障等问题。编制内的,按规定落实相应政策;未纳入编制的,通过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等解决后顾之忧。2019年,我省人社、财政、卫生3家部门联合出台了村医参加养老保险的专项文件,这次我们将借助落实中央文件的时机,继续健全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梯次解决村医的待遇保障问题。

主持人:是的,人才成就事业发展,事业发展造就人才。我们从牟主任的介绍中看到了山东爱才惜才的决心。牟主任,基层服务能力总体偏弱是当前的一个普遍认识和共性问题,下一步我们如何通过优质资源下沉、上下联动来提升乡村两级的服务能力,更好满足农民群众的期待呢?

牟善勇:这个问题关键还是要通过发挥县域医共体和医联体的作用,加大统筹,上下联动,县域一体来解决。这个文件里也有很好的安排和部署,我觉得这个联动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优质资源下沉帮扶。上级医院要下去支援,要制度化。我们山东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探索了县乡村帮包制,下一步我们准备进一步完善并固定下来,将基层帮包作为公立医院的基本职责,建立健全“三级包保制”,三级医院包县、二级医院包镇、乡镇卫生院包村,动态摸底帮扶对象名单,一对一签订协议,精准帮扶,均衡提升。同时,强化下沉帮扶效果评价,与上级医院等级评审、绩效考核等直接挂钩,不达标不脱钩。

另一方面,健全完善基层医生轮训机制。要持续优化完善基层医生定期进修、定期培训制度以及上下联合会诊等制度,真正解决基层医生技术提升的难题。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基层人才不愿意在基层,除了待遇以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技术提高缺乏途径。我们将结合基层人才成长需求,分类对基层院长、业务骨干、技术人员等,分别开展不同内容、不同批次的轮训,不断提升基层的服务水平。

主持人:很有针对性,可以说是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最后,请牟主任为我们介绍一下,山东在落实《意见》提出的发展壮大乡村医疗人才队伍方面,有哪些工作基础或经验做法可供借鉴?

牟善勇:山东省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2018年,在省委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由省委组织部牵头,省卫生健康委会同7个部门共同出台了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打出了一套基层卫生人才提能增量的组合拳。

若干措施共5个方面18条,涉及编制、岗位、招聘、薪酬、职称等全链条全过程。我们大力实施“空编补齐”计划,全面推广“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机制,将基层机构岗位设立为医共体基层岗位,由医共体统筹调配人员,对急需紧缺的专业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等方式招聘,基层卫生高级岗设置比例提高到最高的20%;按照“两个允许”要求,统筹平衡基层机构与当地县级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水平关系,基层机构人员收入逐步达到县级医院同职级人员的水平,在职职工人均工资性收入较改革前增长40%;在全国率先推行首席基层公共卫生医师制度,创新实施“齐鲁基层名医”人才工程,省级财政落实专项津贴;在全国首创提出“业务院长”做法,5年来共累计从上级医院选派1800余名优秀业务骨干,助力基层能力提升,这个项目入选2020年国家“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和2021年中宣部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示范项目;在全国较早出台和落实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政策,自2015年起,按照每满一年每月补助20元的标准,累计发放补助80余亿元,解决了26万余名老年乡村医生的生活保障问题。这个文件出台实施后,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省乡镇卫生院医师本科学历占比、村医医师化率分别达到31%和45%,分别较政策出台前提升了10个和20个百分点以上,累计招培农村公费医学生8400余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结构显著优化,人才流失情况有效改善。

客观地讲,由于位阶问题,由于其他方面的协同问题,政策落地中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我想,我们还要矢志不渝地坚持抓。特别是进入新时代,面对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要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地推动落实。尤其是在农村,要着力解决刚才提到的人才规格低和岗位吸引力弱、留不住等问题,其中乡村医生专业化规范化问题又是重中之重,必须加快从政策上解决、从根源上解决。

主持人:感谢您的解答。

未来,党和政府将继续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好了,本期的访谈到这里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非常感谢三位专家的倾情解读,也非常感谢您对访谈的关注,让我们下期再见!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