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儿童医院 内分泌科 龚艳 主治医师)
炎热的夏季快到了,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大大增加。然而,家长们知道吗?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的矿泉水瓶,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隐患,甚至可能引发性早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重要的问题吧!
高温背后的隐患:矿泉水瓶里的化学物质
塑料矿泉水瓶在高温环境下,特别是长时间暴晒后,可能会释放出一种叫做邻苯二甲酸酯的化学物质。研究表明,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甚至导致性早熟。
如何避免高温暴晒的风险?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健康,家长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避免长时间暴晒:尽量避免将矿泉水瓶放在高温环境中,如车内、阳台等。
2. 选择安全材料:选择标有“BPA Free”或“不含邻苯二甲酸酯”的矿泉水瓶。
3. 及时更换饮用水:不要让孩子长时间饮用暴晒过的矿泉水,尽量让孩子饮用新鲜的、常温下保存的矿泉水。
4. 自带水杯:外出时,尽量给孩子带上自备的水杯,可以选择不锈钢或玻璃材质的水杯,避免使用塑料瓶。
扩展小知识
邻苯二甲酸酯为什么会引起性早熟呢?邻苯二甲酸酯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家族。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定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是“一种干扰体内的天然激素合成、分泌、运输、代谢的外源性物质,而这些激素在机体的稳态、繁殖和发育过程起作用”。EDC无处不在,包括食品、包装材料、化妆品、饮用水和消费品中都可以发现EDC的踪迹。这些物质与多种非传染性疾病有关,如肥胖、2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神经发育性疾病、激素相关的癌症和生殖系统疾病。
人们接触较多的是含有雌激素的日用品:包括各种消毒剂、洗涤剂、化妆品、稀释剂、塑料制品、金属( 铅、汞和砷等)、杀虫剂、电子产品中的电路板、化工产品( 含甲基苯、苯胺、酚、烷基类、硝基类化合物)等。除了人工合成的EDC,还有自然界天然存在的EDC,如植物性激素的异黄酮,木黄酮,人参等。长期高浓度摄入时呈现雌激素作用。
点滴小改变,影响大健康,关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