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上流传一份《关于加强禁止类医疗技术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
在这份通知长长的 12 项禁令里,除了屡登热搜的「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外,还有一项技术同样引人注目——回肠空肠吻合治疗糖尿病。
丁香园的评论区,有用户表示,同时接到了「叫停空回肠侧侧吻合治疗 2 型糖尿病」的通知。
然而,在这份通知流传于网络后,有多家医院表示仍在正常开展中。
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技术?又为何会被禁止?
尚无指南推荐的手术,却活跃于临床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24 年我国糖尿病患者数已经接近 1.5 亿。[1]
目前,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还是以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为主,只有当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肥胖问题时,才会推荐代谢手术。[2]
本次出现在第 11 条「禁令」的,就是代谢手术中的一种。
空回肠侧侧吻合术(side-to-side jejunoileal anastomosis),是指将患者的空肠与回肠「侧侧吻合」,通常会联合袖状胃切除术(sleeve gastrectomy,SG)同时进行,联合术式简称为 JI-SG,最早在 2008 年由一个希腊的团队开发,基于一种叫「后肠假说」的原理。[3]
「后肠假说」认为,通过消化道重建,可以使食糜提前到达回肠,从而能刺激改善糖代谢的激素(如 GLP-1 等)分泌增加。[4]
JI-SG 术式示意图,图源:参考资料 4
理论上可行,那么实际疗效如何呢?
最早开发这一术式的希腊团队在论文中提到,他们共对 32 例患者进行了 JI-SG 手术,对照组为仅接受袖状胃切除术的患者。术后 1 年随访显示,JI-SG 组患者的体重减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3% vs. 61.4%,P=0.006),糖尿病缓解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3]
2025 年 1 月,一项来自中国沈阳某医院的回顾性研究也显示,78 例接受了空回肠侧部吻合术的 2 型糖尿病患者(T2DM),术后 6 月的血糖指标值(包括空腹血糖、2 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均显著低于术前。[5]
图源:参考资料 5
统计人数更多一些的,是一篇题为《腹腔镜空回肠吻合术治疗 2 型糖尿病 700 例临床体会》的论文,发表于《医学创新与探析》。不过,这本期刊目前尚未被任何国际主流数据库收录。
图源:《医学创新与探析》(目前尚未被国际主流数据库收录)
看上去,JI-SG 术式似乎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新型糖尿病治疗手段,但目前还处于临床探索阶段,公开发表的几项临床研究纳入受试者数量均较少,还需要大规模、多中心、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佐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2024 年,一份名为《2024 版优化术式 T2DM 微创肠转流手术诊疗规范》的文件发布,其中的「优化微创肠转流手术」指代空回肠侧部吻合术。[6]
文中提到,满足以下条件的 T2DM 患者,就可以进行空回肠侧部吻合术:
1)16~65 周岁(年龄 >65 周岁客观评估后谨慎实施手术);
2)病程 ≤20 年(根据评估结果可适度放宽);
3)BMI:18.0~32.5 kg/m2;
4)术前控制 FPG≤10 mmo l/L、HbA1c≤10%;
5)C-肽值≥正常下限值。HOMA-β≥2.85;
6)HOMA-IR、Bennett IS1、胰岛素释放指数评估等均在适宜手术范围;
7)血酮、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甲功五项、肿瘤八项均在正常值范围;
8)糖尿病自身免疫抗体试验均阴性。
然而,在《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版)》中,「2 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章节提及代谢手术时,却并未收录 JI-SG 术或空回肠侧部吻合术。[2]
图源:《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版)》[2]
多家医院仍在开展,手术价格 2~3 万
但尽管尚未被指南收录,这一术式却早已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活跃于临床。
根据公开资料,沈阳、合肥、东莞等多地医院均有此项技术的开展,其中不只是民营,还有公立医院官方发文邀请「领域专家」坐诊手术。
在宣传中,这些医院无一例外都表示:「术后可以摆脱降糖药物依赖,恢复正常饮食并有效控制并发症。」还配有丰富的患者成功案例作为宣传。
部分医院的宣传截图
在这一次通知文件流出后,有其他手术相关专家表示「全国已叫停」。但对于 JI-SG 这一手术,文件的影响似乎并不明显。
上述多家医院表示,JI-SG 目前仍在开展中。
多家医院表示,这项术式在临床已实践了十多年。另外,据医院自述,治疗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报销后患者自付在 2~3 万元左右。
在被问及手术可能有哪些副作用时,有医院表示:「只要能通过严格的术前检查,那么这个手术对你就是安全有效的。」
7 月 3 日下午聊天截图
与开展医院宣传「安全有效」不同,有不少医生对这一手术的效果提出质疑。
东部某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医生表示,JI-SG 术式属于临床常规开展的手术,但做的患者不多。「目前我的病人里,只有一位做过这个手术。」
在谈及治疗效果时,这名医生表示术后对患者进食产生很大影响。「现在这位患者只能进食米汤之类的半流食,体重和血糖当然能控制住了。」而对治疗效果归因,似乎很难直接说是手术带来的临床获益。
在具体收费方面,这名医生表示并不清楚,「只知道是全自费。」
临床试验 ≠ 收费手术
从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治 AD,到回肠空肠吻合治糖尿病,纵观这些引起争议的技术,共同点在于,缺乏高质量的大型临床研究数据,尚未纳入指南推荐,但已经在临床广泛收费开展。
在丁香园《全国紧急叫停 LVA 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文章下,有评论认为,「AD 本来就没有好的治疗方案,直接叫停了 LVA 手术,如何才能获取更多临床证据?」
丁香园评论区截图
这并不是因噎废食,更不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因为,现代医学中,新技术的开展是有明确的流程和规范的——
基础研究与预临床阶段、伦理与监管审批阶段、临床试验阶段、总结评估与常规临床应用。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多中心验证、数据发布、指南采纳等等。
我们都知道,「临床试验」不能等同于「广泛推广」。
其次是,在干预性研究中,也不得向受试者收取与研究相关的费用,对于受试者在受试过程中支出的合理费用,还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而一项仍然缺乏高质量循证证据的技术进入临床,还收取高达 2~3 万的费用,这显然不能被称之为「希望」。
策划:z_popeye、肯德羊|监制:islay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1]https://diabetesatlas.org/resources/idf-diabetes-atlas-2025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5,17(01):16-139.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41203-00705
[3]Melissas, J., Peppe, A., Askoxilakis, J. et al. Sleeve Gastrectomy Plus Side-to-Side Jejunoileal Anastomo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Morbid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eases: a Promising Operation. OBES SURG 22, 1104–1109 (2012).
[4]吴安健,金露佳,董光龙,等.袖状胃切除附加手术:肥胖与糖尿病治疗的新选择[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28(10):1288-1296.
[5]Wang JK, Zhang D, et al. Clinic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jejunoileal side-to-side anastomosis on metabolic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orld J Diabetes. 2025 Jan 15;16(1):99526. doi: 10.4239/wjd.v16.i1.99526.
[6]http://www.cgpa800800.org.cn/2024%E7%89%88%E4%BC%98%E5%8C%96%E6%9C%AF%E5%BC%8FT2DM%E5%BE%AE%E5%88%9B%E8%82%A0%E8%BD%AC%E6%B5%81%E6%89%8B%E6%9C%AF%E8%AF%8A%E7%96%97%E8%A7%84%E8%8C%83.pdf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