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病房到百姓身边:上海护理盛会擘画健康科普新未来
健康
健康 > 正文

从专业病房到百姓身边:上海护理盛会擘画健康科普新未来

如何将专业的医疗知识,转化为百姓触手可及的健康力量?护理人员,又将如何从病床旁的“照护者”,转型为大众健康的“引领者”?近日,在沪圆满落幕的首届“公济护理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上,“健康科普”成为最受瞩目的焦点,为上述问题提供了生动的答案。

本次大会以“创新、引领、变革:释放护理的力量”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内外医疗护理领域的专家、一线工作者及社区卫生骨干。会议形成的核心共识是: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推动专业医疗资源下沉,构建科学、实用、接地气的健康科普体系,已成为当前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医院牵头,让高深医学“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大会主论坛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兴东深刻阐述了医院在健康科普中的引领责任。他指出,医院将依托其百年底蕴与精锐护理团队,致力于将专业的医疗知识转化为普惠大众的健康科普。他进一步表示:“我们愿与各界携手,通过内容创新与服务下沉,共同塑造有温度、有广度的健康科普品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这一“让医学走向大众”的理念得到了行政管理部门的积极呼应。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区疾控局局长、区爱卫办主任汤显对大会聚焦科普给予充分肯定,并期望各方凝聚合力,共同为“健康虹口”建设注入新的科普动能。

社区落地,让健康知识在“家门口”生根发芽

顶层设计如何转化为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大会的“健康科普与健康促进”专题论坛,呈现了来自基层的生动实践。

该论坛阵容强大,邀请了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王彤处长、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方琼书记、虹口区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中心陈坤主任、虹口卫健委公卫科于晓楠科长、上海市北外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斌等作为嘉宾,共同探讨健康科普的选题策略与推广路径。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来自四川北路街道、曲阳路街道、凉城新村街道等八个社区的护理部主任们,围绕“社区干眼门诊建设与精准科普实践”展开了热烈的圆桌讨论。这一环节清晰地表明,健康科普正以社区为前沿阵地,通过建立专项门诊、开展精准健康教育,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一位市民,探索出一条“服务下沉”的基层健康新路径。整个专题紧密围绕如何打造惠及职业人群与广大市民的健康科普体系展开,旨在让科学知识走出医院围墙,真正融入生活。

据悉,本次会议由上海研究型医院学会、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及上海医疗质量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吸引了全国多地数百名护理工作者现场参与,线上观看人次过千。它不仅仅是一场学术会议,更是一个鲜明的信号,标志着护理工作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从病房走向社会,从一个专注于疾病照护的职业,成长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构筑全民健康防线的重要力量。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