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现登革热输入性病例
杨智聪介绍,截至目前,广州市已从入境口岸发现了一例登革热输入性病例。每当气温升高、雨水充沛时,环境中就容易滋生白纹伊蚊,而登革热就是通过这类蚊虫叮咬传播。这类蚊子去年曾导致广州数十名患者感染。“登革热是广州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果早期疫情处置不及时,极可能导致全市范围内暴发流行。”
杨智聪提醒,千万别小看了零散病例的出现,因为每年从5月开始,广州就会陆续有病例发生,一般要延续到当年11月才逐渐消失。
专家表示,市民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应就医排查登革热。
专家支招:
关键是搞好灭蚊
专家表示,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搞好灭蚊。“大家应积极清理花盆、矿泉水瓶内的剩余积水,还应配合街道、爱卫办等开展的灭蚊工作。”杨智聪表示,很多市民以为家门口的水沟污水是导致登革热传播的“源头”,其实不然,真正有威慑力的反而是家中的小面积清水。“这是因为脏水所滋生的库蚊并不会传播登革热,只有小范围清水所滋生的伊蚊才是传播该病的元凶。”
杨智聪表示,近期广州雨水连绵不断,市民最好将家中托盘、竹筒、瓶盖、饭盒中的雨水、清水全都倒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