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重症肺炎小伙出院前与邱海波教授合影。陈红明 毕晓红摄
29岁的小伙李明(化名)再也想不到,一个月前的一场小感冒竟引发病毒性重症肺炎,身体五脏器衰竭,差点失去生命。医生用一台新型“人工肺”代替患者自己的肺连续工作七天七夜,将他从死亡线上拖回。
短短几天 小感冒发展成重症肺炎
29岁的李明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二工程分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最近被派到甘肃工作,今年4月初,他突然感冒,连续发烧几天还伴有咳嗽,当时李明也没太在意,以为就是普通的感冒,可是用了抗生素,他的情况一直没有好转,一周后,4月12日,李明回到公司所在地——徐州,因病情较重被送到了徐州中心医院进行治疗。入院医生就下了病危通知书,他出现呼吸困难,还出现了血尿,说明肾脏等脏器衰竭。
在重症监护病房经过3天的治疗,医生们采用各种手段极力救治,可是病情并没有好转,当地医院立即联系了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提出将重症病人李明转运到中大医院抢救。
中大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邱海波教授介绍,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当地没有更好的设备,再拖几天病人死亡率100%,转运到南京治疗,或可能有50%的生存希望。”
4月15日,在4个小时的转运中,医护人员不敢有一丝懈怠,随行的李医生介绍;“我们争分夺秒,一会儿就换个氧气瓶,同时不停地按压人工呼吸气囊。”转运车到中大医院,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随后患者被转入了ICU病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