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凤凰卫视

公众为何不愿放过郭美美

2011年07月01日 07:57
来源:人民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尽管红十字会总会已经发了两次公开声明,表示与炫富女“郭美美”毫无瓜葛,甚至连“郭美美”自己也这么说。但接二连三的声明、辟谣,却丝毫没有消退广大网民强烈的质疑和执着的追踪。

网民一句“郭美美的事没弄清楚,没心情上班”的调侃,甚至引发网络造句大赛。没心情吃饭、没心情逛街、没心情减肥、没心情结婚……各种“没心情”轮番登场,于是,面对红十字会的声明,不少网民的态度是“没心情听声明”。

是确有问题,还是子虚乌有?众说纷纭之下,网民的“没心情”值得玩味,这里虽有戏谑的意味,但也表达了网民对事实真相扑朔迷离的不满和无奈。事实上,这一事件发展到今天,广大网民追问的早已不仅仅是“郭美美”的身世,而是由她所引出的以红十字会为代表的官方机构,到底有没有问题?

前不久曝出的万元餐费事件,已经让红十字会在一部分网友心中留下了“有问题”的标签。在他们看来,红十字会必须对每项质疑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只要有一条质疑(哪怕质疑本身也是值得质疑的)不令人满意,那么红十字会就一定是有问题。这样的“有罪推定”虽然极端,但的确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论证逻辑。

“郭美美”事件掀起一阵阵舆论狂澜,真真假假目前难以判断,但背后凸显的是一部分民众对于红十字会等机构的高度不信任。舆论对郭美美种种炫富行为的反应,恰恰验证了公众对于红十字会,这个作为承载着公众善心的公益机构一直都存在疑虑。我们不应谴责网友们的“小人之心”,因为之前曝出的关于帐篷、发票、餐费的负面新闻,已经严重透支了红十字会的公信,严重影响了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此时“郭美美”的出现,或许只是偶然,但却让公众的焦虑与疑惑有了一个集中的出口。

于是,并不难解释,事态发展至今,已经带有一些超出理性的情绪化特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红十字会如果确信自己没问题,那么仅仅发声明是不够的。

反观这起事件的发展过程,红十字会固然在不断声明、辟谣,也相对及时,可更像是在舆论的步步紧逼下的无奈回应。事到如今,仍然采用“网友说了什么,便发声明予以否认”的简单危机公关模式,已经难以平息“郭美美”事件带来的影响,难以平息公众的质疑和随之而来的负面情绪。我觉得,红十字会还需做的工作,往近里说,是对于网民的质疑和追问的细节,要拿出足够的诚意给予实质性回应,不能“声东击西”,更不能“避重就轻”。往远里说,更要将公开透明贯彻于日常工作当中,修补改善自己的形象,通过公开细致的工作,“润物细无声”地化解矛盾,而不是让矛盾在积聚中突然爆发。

从民众的角度讲,质疑和追问当然是值得肯定的方向,但另一方面,质疑和追问不能听风就是雨,要依据事实,要经得起推敲。这样对公益机构才是监督和帮助效果,对自己,则是保护。▲

(作者为《京华时报》特约评论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闫昭遐] 标签:公众为何不愿 愿放过郭 焦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