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身陷怪圈不能自拔(资料图)
昨天,广州日报“健康大讲堂”携手省人民医院省精神卫生研究所,举行“不焦虑,心舒畅——认识和防范焦虑障碍”专题讲座,为读者一一释疑。专家指出,如今职场之中常把“焦虑”当成对人的负面评价,实际上适度焦虑有助于提高工作绩效,让人更有干劲,但要警惕过度焦虑和“焦虑症”。
在昨天的焦虑专题讲座上,中青年人占了主流。记者发现,有不少中年父母是代正在读书或者上班的儿女前来听讲。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因严重的焦虑症引发相关心理问题,现在关在家中不愿出门,看到报纸上刊登有专题讲座,她特意前来听听,希望让孩子摆脱心魔。
“我在找工作,因为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比较弱,非常担心会影响今后的发展。”华南农业大学IT专业大四男生小陈说,理工科男生往往最担心社交障碍问题,比如自己不喜欢跟“不合眼缘”的人打交道,很可能给今后工作制造障碍。学校虽然有就业指导,但在化解求职焦虑等方面的心理辅导还是不够用。
在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许明智主任医师的示范下,在场近300名观众一起做“放松操”: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用双手紧握椅子两边,使全身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持续5秒左右再放松,如此反复多次。许明智说,这种简易“放松操”最适合职场人士平复焦虑情绪。
详细报道请见本周六出版的广州日报“健康周刊”。
专家说法
适度焦虑并不是坏事
早在石器时代,人们面对洪水猛兽,对能否生存下去充满焦虑,这种焦虑随着进化遗传给现代人。根据美国的调查数据,焦虑症一年患病率为18%,是抑郁症的两倍,终身患病率为30%。
工作焦虑是困扰许多职场人士的一大“心魔”,但职场确实需要适度焦虑。“适度的焦虑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让人有更好的表现。”许明智说,焦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心理机制。
许多人容易把焦虑和焦虑症混为一谈。许明智说,过度的焦虑发展至病理性表现,则成为焦虑症。有人说,现代中国人生活更好了,能享受更好的医疗水平,平均寿命更长,住的房子更宽敞,普通人也开起了小车,退休后也能到处旅游,理应活得更幸福,但为什么感到焦虑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呢?
“这是因为虽然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但依旧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世界里。”许明智说,现代人的一生中需要担心的事情很多:考试、升学、就业、升职、房贷、股市、子女教育、养老、健康等。在个人生存压力之外,还有各种社会的不安全因素。
许明智认为,作为焦虑的根源,不安全感无法根本消除。“从这个角度来讲,消灭焦虑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应该缓解焦虑使其不发展到病理程度。”
1
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