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凤凰卫视

为什么大学生产生嫉妒心理

2011年07月22日 09:55
来源:凤凰网健康论坛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俗话说“文人相轻”,嫉妒也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心理问题。有人曾在大学中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中的嫉妒就有七大类:一是嫉妒别人政治上的进步;二是嫉妒别人学习上的冒尖;三是嫉妒别人某一方面的专长;四是嫉妒别人生活上的优裕;五是嫉妒别人社交上的活跃;六是嫉妒别人仪表上的出众;七是嫉妒别人恋爱上的成功。其原因主要有:

自私自利:嫉妒是以自私为核心、以对别人超过自己而心怀不满为特征的消极心理现象。嫉妒者尽管表达嫉妒的方式和程度不尽相同,但是性质基本相仿,要么凡事“惟我独尊”,希望自己占有一切荣誉或优先地位,要么以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态看待现实,容不得别人有任何优越之处。因此,一旦发现周围的人有超过自己的变化,心理上就失去平衡:轻者醋意萌生,对他人的优越之处装得不屑一顾、不值一提;本来与他人过从甚密,现在有意回避疏远。稍重者贬损苛求,不考虑他人的十个优点,偏举其一个缺点;不看他人的现在,只追究其过去;甚至在背后散步流言蜚语,让不知情者去议论、猜测、“加工”、传播,以混淆视听、蛊惑人心,搞得沸沸扬扬。严重者嫉恨如仇,完全为妒火所控制,必以摧毁他人而后快,从而做出各种毁物、毁人,或毁容、毁身的事情。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对人际关系危害最大的就是嫉妒。

消极攀比:嫉妒者最容易对那些过去主、客观条件与自己差不多,或者不如自己的人产生嫉妒。在嫉妒者眼中,跟自己差不多的人或过去不如自己的人取得的新成就、新优势,往往被看作对比出了自己的无能或构成了对自己的威胁,于是忧虑、愤怒、怨恨。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竭力去搜寻和张扬人家的“阴暗面”,以求得心理上的病态快慰。在生活中,人们总是相互联系的,总是有许多“差不多”的地方,如年龄差不多、学历差不多、能力差不多、地位差不多、资历差不多、工资差不多等等,而这些都可以拿来比。因此,如果那个原来与别人差不多的人在某一方面打破了这样均衡状态,就很容易成为别人嫉妒的对象。

心胸狭窄:嫉妒也是一种与社会发展相抵触的守旧、逆反心理。嫉妒者心胸狭窄,为个人想得太多,为事业想得太少;为自己想得太多,为他人想得太少。为了满足自己的病态心理,宁肯守旧,也不让别人出头;明知自己已经落伍,仍要坚持孤家寡人;不愿以奋斗和竞争去赶超他人,而是试图用某种不道德的方式将他人强行拉回原来的位置,以求得自己原来的均衡状态。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嫉妒和相互嫉妒而造成的内耗现象是相当严重的。同行相轻,枪打出头鸟,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在各个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使得人们把大量的精力消耗于瞻前顾后、左右照应之中,心情不能舒畅,才能无法施展,怕冒尖,怕当先进。

教你如何摆脱嫉妒心理

作为大学生,谁都知道嫉妒是一种让人非常讨厌的、不道德的心理问题,象征着人性的弱点与丑恶,但是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嫉妒心理和行为,尽管有些人不愿意承认。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调节、控制自己的嫉妒心理,以完善自己的个性。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开阔心胸:嫉妒产生于私欲,嫉妒心理的实质是极端的个人主义在作祟。嫉妒者大多心胸狭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当他掌握着一些新信息时,他就倾向于独占它;当他拥有一定的权力时,他就设法限制别人的发展;当别人需要他帮助时,他就显得十分势利;当别人超越他时,他心里就酸涩难熬。他不能悦纳别人,也不能真正使自己乐观振作。因此,要消除嫉妒,首先必须开阔心胸,驱除个人主义。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如果我们能把别人的进步看作是对自己的促进,而不是看作对自己的威胁,用奋起直追来缩小与别人的差距,而不是用贬低苛求来求得一时的宽慰,就能驱散嫉妒的阴云,使自己振作起来。

充实自己:靠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或不择手段限制别人的发展,并不能真正改善自己的境遇。要改变自己的境遇,缩小与别人的差距,惟一正确的方法是努力充实自己,脚踏实地去奋斗。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价值,赢得别人的尊重。要多想想:别人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到?别人能干好的,我为什么不能干得更好?化消极嫉妒为积极进取,是值得提倡的态度。培根说过:

“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受它的只能是闲人,每一个埋头于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事实确实如此。

认识危害:嫉妒不仅害人,而且害己。嫉妒者无时不处在精神紧张之中,他要时刻注意别人的发展变化,留神别人又有了哪些比自己强的地方,寻找别人有哪些可供贬低或败坏的东西,终日苦思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使自己的心理达到平衡。因此,嫉妒者的心灵是无法平静的,他的情绪完全为别人的一举一动所左右,始终有一种不放心、不踏实之感。由于嫉妒者只能用贬低或败坏别人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因此,尽管他有时也能从中获得一种赏心悦目的愉快,但是他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尽管他不愿承认别人比自己强,甚至怨恨之,但是他自己心里也清楚,他并不能因此而真正摆脱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他所采取的心理平衡手段充其量不过是一种不道德的、病态的防卫措施。另外,他还要时刻担心舆论的谴责和同学的鄙视,生怕别人发现自己是个嫉妒者。

再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嫉妒者也要想一想,当你获得某种成功的时候,你希望别人也对你冷眼相待、故意排斥,或在你背后说三道四、百般挑剔吗?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健康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健康",独家策划注明不予转载的均不可转载,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责任编辑:闫昭遐] 标签:嫉妒心理 大学生 心理问题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