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多会学习,你怎么就那么不认真”、“别人家的老公下班回来就做饭,你怎么一回来就看电视”……这种话,每个人都可能说过。除了生活中唠叨,最近,网络上也兴起了讨伐“别人家”现象。不少人诉苦,“我从小最恨‘别人家孩子’,他们总比我优秀”;现在又要和‘别人家老公’比,真郁闷”。
其实,自己的孩子也不差,懂事乖巧;自己的爱人也挺好,勤劳顾家。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缺点、抱怨不断呢?一方面,每个人都向往美好、追求尽善尽美,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老公、老婆一点不比别人差。因此,有时难免求全责备,希望督促身边的人向“完美”靠拢。另一方面,用流行的话来说,是“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作怪。当然,人有七情六欲,偶尔眼红是正常的。但若总是这样,久而久之,很容易走进误区,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心理偏盲”现象。这时,就会像戴了有色眼镜一样,总是对身边的人和事选择性地记忆和评判。最后变得爱攀比,喜欢较劲,凡事爱往坏处想;对身边人的优点视而不见,对生活中的收获熟视无睹。当然,网友发起的“讨伐别人家”行动,也带有一种调侃味道。
事实上,这种比较是没有意义的。首先,别人不见得比你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发现,大多数人都容易看不到别人的“不好”,因此,总觉得自己活得没别人好。其次,海伦·凯勒说过“面对阳光,你就把影子留在了身后;背对阳光,你永远沉默在阴影之中。”因此,多想想优点,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事情就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如果总是拿自己的弱势和别人的长处比,只能让自己越发丧失信心。
我们拿“别人家”来比较,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还是希望像“别人”一样幸福满足。想要达到它,其实并不难。第一,不要攀比。与其看到“别人”光鲜的幸福,还不如去看看别人为得到幸福,背后付出的努力。第二,换位思考。把抱怨转化成你希望的事情,然后进一步思考,怎样做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把抱怨老公爱打游戏转化为“他为什么不做饭”,然后再想想“我怎样才能让他愿意做饭?”换一种思维方式,也许你的生活就会变得积极起来。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健康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健康",独家策划注明不予转载的均不可转载,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