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孕前不重视口腔健康,很多妇女在怀孕后就会暴发各种牙齿问题。妊娠2个月后,孕妇经常有明显的牙龈出血,甚至妨碍饮食,这是患了妊娠牙龈炎的缘故。下面跟随喜芽孕育的黄大夫一起来看看。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妊娠本身不会引起牙龈炎,只是由于妊娠时性激素水平的改变,使原有的慢性龈炎加重和改变特性。
妊娠时体内女性激素(主要是黄体酮)水平增高,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瘀血,炎症细胞和液体渗出增多,加重了炎症反应。但局部的刺激物及菌斑是妊娠期牙龈炎的一个重要始动因素,如果没有刺激或菌斑,妊娠期也不发生牙龈炎。
个别病变局限于牙间乳头,呈瘤样生长,称为妊娠瘤,实际并非肿瘤,为增生的毛细血管,其程度超过了牙龈对慢性刺激的反应,致使乳头增大。
一般妊娠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牙龈炎,从妊娠2~3个月开始出现症状,至8个月时达到高峰,分娩后2个月时,牙龈炎大部分退至妊娠前水平。
炎症可发生于个别牙或全口牙,以牙间乳头处最明显,前牙区重于后牙区。以牙龈色鲜红或暗红,极度松软光亮,轻触之即极易出血,有时甚至自动出血为特征。一般无疼痛症状,但重症者龈缘可有溃疡和假膜形成,有轻度叩痛。牙齿可出现松动、龈沟加深。
孕妇的口腔护理:
⑴ 孕妇常见的口腔疾病为龋齿,牙龈炎,牙周病及智齿冠周炎等。孕前一定要去检查口腔问题,及时根治好在备孕。
⑵坚持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多食含有纤维素的食物。坚持牙龈按摩,正确使用牙签及牙线等口腔保健工具。
⑶ 孕妇的营养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孕妇的口腔及全身健康,也关系到胎儿的口腔及全身健康。如维生素D及钙、磷等矿物质的缺乏可影响胎儿牙齿结构的正常发育,使乳牙萌出后易患龋病;也可影响胎儿的颌骨发育,导致错畸形,因此尽量做到孕期不要偏食,保证蛋白质、钙、磷等矿物质以及各种维生素的摄入,保证孕妇及胎儿的营养需要,也为胎儿的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及口齿疾病的预防打下良好基础。
⑷ 孕期的传染疾病的预防也十分重要,如肝炎、流感、结核等。这些疾病既有可能传给胎儿,又会影响胎儿的颌面部发育,故孕妇的口腔保健不能忽略了对传染病的预防。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