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亿风湿病人仅5000医生 半数类风关患者未规范治疗


来源:凤凰健康

“风湿”是大众很熟悉的词,在很多人印象中,风湿就是刮风下雨变天的时候,身体产生不适的病。然而,在临床上风湿性疾病却并……

“风湿”是大众很熟悉的词,在很多人印象中,风湿就是刮风下雨变天的时候,身体产生不适的病。然而,在临床上风湿性疾病却并非如此,它包含一两百种病,其中包括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红斑狼疮等疾病。

中国两亿风湿病患者,仅有五千临床医生

图为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

12月16日,在上海的一场与风湿药物相关的会议中,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直言,“缺医少药是风湿界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

曾小峰介绍,在中国风湿性疾病有2亿多人,其中类风湿在中国就有500多万,红斑狼疮有120多万,是一个很庞大的人群,然而,“中国有2亿多病人,但只有五千多个临床医生,差距很远。”

风湿免疫专业是一门新兴学科,除了从业医生少以外,在医院中的科室设置对其发展也并无优势,即便是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很多医院也没有风湿免疫科。

“像上海瑞金医院风湿免疫科也是2015年12月才成立的,上海六院也是去年才开始成立独立的风湿科。”曾小峰说,目前我国大约仅有1000多家医院里有从事风湿免疫疾病诊疗的医生,其中只有40%的医院拥有独立的风湿免疫科。

由于没有专科设置,患者自身对疾病的知晓率比较低,很多患者得了病到了医院,也不知道去哪里看,这些风湿病人散落在医院的各个科室,如骨科、疼痛科、中医科等。

而有些医院的科是跟其他的科合在一起,不属于独立的风湿科,而是叫肾内风湿、内分泌风湿、血液风湿、皮肤风湿,“如果患者有系统的问题,心血管、神经、呼吸都受影响,肾脏科是做不了的。”

在曾小峰看来,风湿类患者只有在专业的科室,才能得到早期诊断、早期的正确治疗、规范化的治疗,病情才能得以缓解,把致残率降到最低。另外,由于风湿类疾病较难治愈,尽管近20年出现很多新的治疗药物,但依然很少,且费用昂贵,也增加了病人接受新药治疗的难度。

类风关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不到半数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是风湿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类系统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自身正常的组织当作威胁对其进行攻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包括关节部位的疼痛肿胀或僵硬,手、足、肘,膝等关节均为易累积部位。患者的病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出现骨质损害,进而发展为关节变形,最终失去功能导致残疾,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曾小峰教授介绍,根据中国首个全国范围多中心、前瞻性类风湿关节炎直报(CREDIT)项目的调研结果,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患者群体庞大,疾病认知程度不够。在中国约有500万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平均年龄段为52.9岁,女性患者占80.6%。但是普遍存在知晓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的“三低状况”。

第二,致残率高,类风关患者2年致残率达50%,3年致残率达70%。类风湿关节炎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

第三,心血管疾病和脆性骨折的发生率高,对于患者的长期预后和存活率可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患者的病程进展,应加以密切监测。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曾小峰教授指出:“在我国只有44%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得到了比较规范的治疗。主要的原因有三点:第一,医师队伍力量仍然比较薄弱,规范化诊疗服务水平还很有限。我国大约仅有1000多家医院里有从事风湿免疫疾病诊疗的医生,其中只有40%的医院拥有独立的风湿免疫科。第二,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而且在当地医院也可能找不到相应的风湿专科,因此当患者出现手指、肘部等小关节疼痛和僵硬,往往选择去骨科进行治疗。第三,患者的依从性差。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治疗的过程,患者一定要定期回访,以便医生随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患者不可随意减药、换药。坚持规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减少相关并发症风险。”

[责任编辑:晏霏霏 PQ016]

责任编辑:晏霏霏 PQ016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健康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