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八成老师压力巨大
案例
优秀教师毁于“一句粗话”
三年前,福州某重点小学一名深受爱戴和尊敬的教师,因为面对一个“问题孩子”,忍不住在课堂上对孩子说了粗话。此事媒体报道之后,一时间,这位老师成为社会和市民的指责对象,人们纷纷谴责这位老师心态不正。这位老师陷入了无尽的困扰当中,她请了半年病假在家休养。半年后,她的心理还是没有脱离沉重的阴影,失去了先前的干劲,人也渐变憔悴。
调查结果
家校关系不尽如人意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一群未成熟的孩子,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产生重大影响。然而,30.6%的老师承认自己曾经骂过学生,29.5%的老师会因情绪低落而上课没精神,还有的老师会偏心、因心中烦恼而迁怒学生。这些不当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如图4显示)
老师与学生之间关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甚至出现了师生之间关系淡漠的现象。15.9%的老师认为,“对学生好,但是学生不理解我”;21.7%的老师认为“学生在背后议论我,甚至说我的坏话”;24.8%的老师认为“师生关系淡漠”。
同时,在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上,问卷结果显示,家校关系并不尽如人意。老师们认为,有些学生一出现问题,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向老师兴师问罪,26.3%的老师就遇到过这种情况。还有21.2%的老师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闻不问,家校之间的联系几乎荡然无存。
夹在学校和家长间教师两头受气
解读者: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傅晓华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教师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有四方面:同事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家校之间。
由于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尤其是实行学科成绩考核后,学科之间争时间,同教材之间资料保密,唯恐你考好了,我落后,影响到考核。有时学生违纪违规,你批评教育他(她),不但不听,还顶撞你,向家长反映,有时家长还偏袒子女,教师两头受气。这些问题很容易造成教师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焦虑。
案例
“绰号老师”怕见学生
给老师取绰号是一些调皮学生爱干的事,老师往往一笑置之。可带人身攻击的绰号可真让中年教师林某大受其伤,平时在路上碰见学生也感觉到丝丝恐惧。
林老师是某普通中学的政治科老师,因牙齿不齐并略有外凸,被学生取名“地包天”。这个绰号很快在学生当中流传。林老师平时对学生比较严厉,一些调皮学生就对他颇有微词。个别被他曾“教训”过的学生远远地见了他,甚至会高喊“包是什么包,地包天的包……”自从有了这个绰号之后,林老师越来越怕上课,有时讲课时如有学生在交头接耳,他就感觉是不是在嘲笑他的牙齿。甚至在课余时间在路上碰见班上学生,他就会早早地躲开。
心理健康六项指标
1.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
2.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
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
4.抗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5.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