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隐喻故事里的自己(资料图)
人人都会讲故事——他们接触的隐喻治疗
■ 宋扬 培训公司经理
“参加隐喻故事治疗工作坊,其中有个环节是‘困局脚本’。老师让我们根据自己的困惑编段故事。现实中我的难题是经常与男友争吵。我写到:妈妈和4岁的儿子怄气,儿子不听话,被爷爷奶奶宠坏了。虽然给他讲过很多遍孔融让梨的故事,可分水果时,还是把最大的留给自己......老师问我,故事里的母子关系是否会联想到你和男友的互动模式?你认为这样的互动模式怎样?有对男友的不公平之处吗......在随后逐渐深入进行的分析中,我慢慢明白了这段故事背后的隐喻:在我与男友的交流中,总有一种不自觉的倾向,对男友的控制、调教较多,就像一个母亲对待儿子,所以才吵架不断......3天的课程让我反省了自己的恋情。”
■ 马智勇 网瘾戒疗专家
“隐喻治疗不枯燥,反倒很开心。印象最深的是治疗师讲的故事:鸟国举行飞行大赛,许多鸟飞累了就放弃比赛。天空只剩下老鹰,它以为自己赢了,却发现有只小鸟飞得比自己高。但小鸟说老鹰才是冠军,是老鹰一路载它上来,满足了它从最高的天空看世界的心愿。这个故事让我很触动:原本我认为自己是雄鹰,其实不过是老鹰背上的小鸟。老鹰又是谁呢?是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团队。过去总是因工作而忽略亲情,而今我对自己更有察觉了。”
■ 张瑜 大四学生
听故事为何会有疗效
见证:阳光女孩奇幻之旅
不愿上学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情绪的接纳和来自他人的共情。治疗师借助故事中对懦弱小瓢虫的不断接纳和理解,让孩子的烦躁情绪获得安抚。故事最后的结局也富有含义:只要勇于面对,小瓢虫也能战胜困难,自由飞翔。这种结局的设置往往能激发起孩子的好胜心,由此孩子也会自然流露希望行动起来、证明自己的意愿。
在此基础上,咨询师又开始帮助雯雯挖掘自己的“智慧背囊”,找到自己的潜在优势。雯雯参加过野外拓展训练营,并对当时的生活非常怀念。治疗师要妈妈拿出当时的相册给雯雯看,同时要雯雯回顾自己当时最突出的表现。雯雯开始流露出自信的光彩。
最后,咨询师问雯雯:“是希望做小瓢虫还是做白天鹅?”雯雯说:“白天鹅。”当妈妈收起照片时,雯雯已决定明天要去一趟学校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