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乙型肝炎疫苗接种“0、1、6方案”
健康
健康 > 正文

「预防」乙型肝炎疫苗接种“0、1、6方案”

揭掉“乙肝”大国的帽子靠疫苗

「预防」乙型肝炎疫苗接种“0、1、6方案”

中国从1992年开始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2000年6月我国肝病专家向国务院建议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2001年被国务院采纳,2002年1月1日起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计划。目前,中国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高达98%以上,首针接种率达94%;2009年~2011年,还给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6800万儿童进行了补种。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国家人群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明显下降。

例如, 1992年我国估计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2006年全国流行病调查显示,一般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7.18%,即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携带者的数量已有所下降.2014年,对全国1-29岁人群进行的乙肝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经降到0.32%,全人群估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已经降到5.49%,即目前约有74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乙肝疫苗在预防乙肝病毒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揭掉“乙肝”大国的帽子靠乙肝疫苗!那么,乙肝疫苗究竟应该如何接种?

乙肝疫苗接种的“0、1、6方案 ”

“0、1、6方案”是指乙肝疫苗初次免疫时全程需要接种3针,也就是按照0、1、6个月顺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通常情况下,3针疫苗全部打完后,才能安全有效。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是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和高危成年人群。一般要求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而且越早越好。

「预防」乙型肝炎疫苗接种“0、1、6方案”

特殊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孕妇分娩的婴儿仅按照0、1、6个月的程序,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就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不必再加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分娩的婴儿,也应按照0、1、6个月的程序进行疫苗接种,并且要在出生12小时内加用100~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接种;

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群

已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员,且已知表面抗体(抗-HBs)≥10mIU/ml者,如有暴露(被乙肝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于眼结膜或口腔黏膜,或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等)则可不必接种乙肝疫苗。

如未接种过乙肝疫苗,或虽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抗-HBs <10mIU/ml 或抗-HBs 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20μ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剂量分别为20μg。

「预防」乙型肝炎疫苗接种“0、1、6方案”

乙肝疫苗经多年观察证明安全有效,乙肝疫苗的合理应用,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起重要作用;安全、有效、足量的乙肝疫苗将对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建议各位读者不要因为网络上的舆论因噎废食,应让新生儿按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为消灭乙肝病毒作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尽管乙肝疫苗安全有效,但已知对乙肝疫苗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以及甲醛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应当禁止使用。同时,接种前,医护人员还应认真检查乙肝疫苗,凡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楚及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安瓿有裂纹的乙肝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最后,提醒各位读者,接种乙肝疫苗后,应在现场观察20~30分钟,观察有无异常反应,以便及时发现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注意:本材料用于健康知识宣教,不能代替医生诊治;如您有诊治需求,建议至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1.庄辉:中国慢性乙肝流行病学现状[J].肝博士,2018,1(80):8-9.

2.郑瑞丹 、窦春燕:乙型肝炎疫苗的合理使用[J].肝博士, 2014 (4) :31-32.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