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为何开始偏爱年轻人?
健康
健康 > 正文

胃癌为何开始偏爱年轻人?

胃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占各类肿瘤首位。据统计,每年死亡的所有恶性肿瘤患者,接近1/4是胃癌。

null

经过各种数据显示,年轻人易患胃癌,与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有密切的关系。最常见的一点是,年轻人喜欢熬夜,而熬夜的时候,自然就养成了经常吃夜宵的习惯,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

null

为什么常吃夜宵容易引发胃癌呢?

第一, 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约2~3天就要更新再生一次。而这一再生修复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进行的。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其黏膜的修复也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

第二, 夜间睡眠时,吃的夜宵长时间停滞在胃中,可促进胃液的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抵抗力减弱,如果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例如常吃一些油炸、烧烤、煎制、腊制食品,长时间滞留在胃中,更易对黏膜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导致胃癌。

第三, 除了嗜烟酗酒,一些不良的习惯也成为了导致年轻人患胃癌的诱因。为赶时间,吃饭狼吞虎咽或食之过饱,经常加重胃肠负担,还有年轻人嗜食火锅及麻辣烫饮食,这也为胃癌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生活无规律,饱一顿,经常不吃早餐,有时又暴饮暴食,加之经常开夜车,生活无规律,很容易诱发胃癌。

null

胃癌病因很复杂,诱发因素也很多,宵夜只是其中之一,如果只从生活习惯的角度来说,引发胃癌的几大特征还有:

一、 长期吃咸菜、腌制品

咸菜、腌制品一般都比较咸,这些食物中含有高浓度的硝酸盐,被人体吸收后,在胃内转变为亚硝酸盐,再于胺结合,便成了致癌的亚硝酸胺。

二、 隔夜菜

大家都知道吃隔夜饭菜不健康,一是菜不新鲜,而更重要的是隔夜菜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蔬菜在刚刚加热之后,高温使还原酶失去活性,也杀死了大多数的细菌,这时食用是最为健康的。而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即使盖了保鲜膜、放入了冰箱,也会在取用或翻动时使细菌进入,从而使亚硝酸盐的含量又开始增多。

因此隔夜蔬菜是否致癌,要取决于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一般蔬菜放置冰箱24小时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在7㎎/kg左右。目前,我国对于加工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尚未有明确标准,但如果以酱菜中亚硝酸盐残留不得超过20㎎/kg的标准来看,隔夜蔬菜要相对健康得多。

三、 酗酒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酒的摄入量明显增加。

研究表明,酒虽然不是致癌物,但是长期饮酒尤其是浓度较高的烈性酒,不仅可以改变胃内环境,还可以刺激消化系统 胃粘膜,损伤粘膜组织,从而加速致癌物的吸收。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酗酒,适量饮酒是可以的,喝酒之前千万不要空腹,可以减少酒精直接对胃的刺激。

四、 吸烟

烟就不用多说了,本身就含有多种致癌物,只要是吸烟的,不仅仅是胃癌,患其他癌症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研究表明,吸烟的人戒烟后20年,其患癌的风险才能降至正常人群的水平。

五、 夜宵

夜宵目前不能肯定地说与胃癌有明确的关系,不过经常吃夜宵会加重胃的负担。况且现在夜宵多数都是烧烤、油炸、腌制品,这些物质吃多了可是会致癌的。

之前不是有新闻报道一个大学生常年吃烧烤、麻辣烫得癌症的吗,可见夜宵还是少吃的好,即便吃最好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六、 共餐制

相比西方国家,中国和日本的胃癌发病率确实高,有人说是因为我们是共餐制,而西方国家是分餐制。为什么这么说呢?幽门螺杆菌,引发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调查,每年新发胃癌有一半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它能够破坏胃粘膜,释放毒素,导致胃炎、溃疡并致癌。

我国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60%左右,大多数国人都有,感染呈明显的家庭聚性。

而幽门螺杆菌不会通过血液、空气传染,再加上其家庭聚性,那很大可能就是通过饮食传染,比如唾液、筷子、碗等。

所以很多专家推测是由于西方实行分餐制,所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比较低,胃癌发病率低。分餐制有没有必要这个先不说,但是家里的碗筷一定要定时消毒,木质的筷子最好三个月换一次。

大家也不要对幽门螺杆菌盲目恐慌,不是说只要感染了一定会得胃癌,只是说胃癌与其有关。如检查发现家里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及时到医院治疗,以免后患。

除了上述的因素当然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遗传。

null

我们建议大家能够按时体检,尤其是有家族病史的,有的人可能癌症不是遗传病,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多数疾病都有遗传因素。

比如说家里长辈得癌症,不是说晚辈一定会得,但是得癌症的概率会比其他人高。所以这一类人不仅日常生活要注意,还需要对症做检查,防患于未然。

null

那么胃癌早期患者会出现哪些明显症状呢?

1、胃癌早期会出现恶心、嗳气、反酸及呕吐。胃癌病灶位于胃出口处的幽门部时,恶心最明显。若胃出口被完全堵塞,就会嗳出一种酸臭或蛋臭的气味,或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宿食和胃液。

2、早期胃癌会出现呕血及黑便若癌肿仅破坏小血管,常表现为大便潜血即大便外观虽正常,但化验可发现其中有血细胞。若早期就侵犯较大血管,则引起呕血,大便变黑或如柏油样。胃癌的潜血和黑便为持续性、顽固性,而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出血多表现为间歇性,并且经过及时治疗能使之停止。

3、食欲减退是早期胃癌的征兆,早期胃癌往往是突然性地表现为食欲不振和厌油腻。这要与肝炎相区别。肝炎常有转氨酶升高以及发烧乏力、尿黄呈浓茶色、黄疸等全身症状。

4、胃癌早期的症状上腹部不适及饱胀,常有一种腹部烧灼、嘈杂及饱胀感,饭后尤其明显,并且随着病情发展,症状日益加重。这些症状要与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相区别。消化不良常有饮食不慎,暴饮暴食的历史,而慢性胃炎往往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5、胃癌早期的症状是上腹部隐痛,或表现为持续隐痛,而不像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那样有较明显的饭后痛或饭前痛的特点。若胃癌病人原来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其疼痛的规律性可以突然改变,且原治疗溃疡病有效的药物突然变得无效或效果明显降低。

6、一般来说胃癌早期的话都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而晚期的话则会出血量更大,如果出现呕吐的话,常在呕吐物中混着咖啡或者暗红的血液。

null

癌症在早期的时候治愈希望比较大,所以我们应该尽早的发现病情,但是很多人由于对胃癌的症状并不是十分了解,导致没有及时发现胃癌,错过治疗胃癌的最佳时期。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