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钟南山:揭示中药板蓝根抗病毒特色
健康
健康 > 正文

【专家】钟南山:揭示中药板蓝根抗病毒特色

原标题:【专家】钟南山:揭示中药板蓝根抗病毒特色

百年流感论坛意义深远

从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至今已过100年。期间共暴发过5次全球范围内的流感大流行(1918年“西班牙流感”、1957年“亚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1977年“俄罗斯流感”和2009年甲型H1N1),对全球人类健康和社会秩序造成极大危害。既往疫情暴露了我们应对措施的缺陷和不足,同时凸显了大流行的严重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积极防控流感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目前公众对流感还缺乏科学认识,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低,2018年初严重流感季也暴露了医疗系统的服务能力还无法满足激增的治疗需求,因此第三届国际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病毒防治论坛其目的与意义在于提高公众对流感的认识,促进我国流感病毒监测网的发展,提高我国流感病毒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水平,应对未来流感暴发及流行。 

钟南山院士在会上做

《中国流感管理的前景》汇报时,

再次以板蓝根举例,

强调了多靶点治疗是中医治疗流感的特点。

        钟南山院士的团队对传统中药板蓝根开展了深入研究,明确了板蓝根的活性成分群,阐明了主要化学成分的分子结构。一系列南北板蓝根研究也证实了两种植物拥有类似的成分和抗病毒药理机制,首次为中医描述板蓝根的“异物同用”理论提供了新依据。



        证实了板蓝根具抗病毒和抗炎双重药效,阐明了主要有效成分多糖、木脂素在抗流感和吲哚、多糖抗炎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利用基因组学技术揭示了活性木脂素B3干预流感感染后的深层次固有免疫调节机制,包括上调抗病毒因子IFNL2/3及抗病毒效应因子Viperin表达等多种效应。以上研究充分揭示了中药板蓝根活性不同成分对靶向病毒或者宿主,“攻守兼备”,在调节宿主免疫炎症反应中更为特色。


钟南山院士

与白云山板蓝根的15年不解之缘

2003年——“抗非”英雄结缘

2003年,非典爆发,钟南山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带领着无数医护工作者共同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非”壮歌。钟南山也一战成名,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抗非”英雄。在“非典”的特殊时期,还有一种已经使用了2000多年的中药——板蓝根,也因变成了预防“非典”的稀缺资源而家喻户晓。而尤其白云山牌板蓝根更是一举成名。当时,人们把做出了卓越贡献的钟南山院士和白云山(板蓝根),与王岐山、小汤山并称为抗非典“四座大山”!




2007年——最强CP诞生


2007年,钟南山院士与白云山和黄携手共建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拉开了白云山板蓝根颗粒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的序幕。

2009年——携手打造世界级中药

两年后,钟南山牵手白云山板蓝根的第一个成果就蜚声海内外:双方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就白云山板蓝根颗粒抗病毒机制研究签订合作协议,白云山板蓝根成为全球首个获NIH资助的中药研究项目。


2010年——粤澳联合研究板蓝根

2010年,白云山和黄、钟南山院士团队与澳门科技大学成立了“粤澳呼吸道病原体联合研究中心”,对白云山板蓝根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钟南山领衔研究表明白云山板蓝根抗病毒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协同的特点!


2015年——白云山板蓝根再传喜讯!

四年后,白云山板蓝根的科学研究又传来了好消息!由钟南山院士团队开展的药理研究表明:白云山板蓝根独家含有抗病毒吲哚类化合物,不仅广谱抗病毒,还能抑制病毒,不易产生耐药性!


2016年——千家万户都需要

2016年9月,由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和广州白云山和黄中药联合申报的“名优大品种板蓝根颗粒二次开发研究”成功入选了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省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专项。钟南山院士团队研究发现白云山板蓝根抗病毒与抗炎并重,流感早期服用更有效!


白云山板蓝根颗粒是广药集团“大南药”“普药精制、古药新制”的一个典型代表。期待不久的将来,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和各位的共同努力下将板蓝根的研究做深做透,为板蓝根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来源:赛柏蓝

魏子檸说医改——听得见的魏子檸,看得见的医改

医改界

百位医改专家学者思想碰撞的殿堂,

6000多家药企开启新征程的出发地,

几十万医改设计者共商大计的会客厅,

100多万乡村医生不离不弃的暗恋地,

1100万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精神家园,

13.9亿国人共同关注期待的健康圣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