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对常人行拱手礼或行作揖礼,而对神、仙和真人则行叩拜礼,以示特别尊敬。因叩拜过程中伴随有拱手、作揖,我们先介绍一下拱手礼和作揖礼。
一、拱手礼
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礼亦称抱拳礼。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礼,表示恭敬。
另外,有一种抱拳手式,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内,掐右手子纹(即无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于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纹(即中指上纹),外呈“太极图”形,内掐“子午诀”。这种抱拳形式多用于打坐时,其寓意为“抱元守一”。平常行拱手礼或作揖礼时,只需自然抱拳即可。
二、作揖礼
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过鼻),向人行礼。因举手伴以屈身(躬身)故亦称“打躬”。又因身体弯曲成月牙状,故又称“圆揖”。向人作揖行礼时不要过分屈身,以免臂部突出,而显得不雅观。作揖礼较拱手为敬,对长者多行此礼。
道教叩拜礼有两种形式,其中以一礼三叩最为常见,以三礼九叩最为隆重。
关于三礼三叩的具体拜法:
1、端身正立,仰瞻圣像,平心静气,双脚成外八字状,两足跟距一拳宽,离跪垫一脚远近。手抱太极,左手抱右手,取意“保佑”,右手大指掐右手中指尖(午纹),左手大指透过右手虎口掐右手无名指根(子纹),是谓掐子午,抱太极。
2、双手上举至鼻尖,不过眉心。下收至肚脐,不低小腹。
3、分开双手,左手原位,右手向前,同时下蹲,两膝盖分开比肩宽,着于跪垫边缘。
4、上身前倾,右手按跪垫上,指尖朝左前方。左手按右手上,成十字形,指尖朝右前方。小臂贴跪垫上。双手在跪垫上的位置,视俯身后额头的位置而定。
5、俯身,额头在手背上轻点,稍做停顿,缅想圣容。俯身后,背部要平,不可使臀部高过头部。
6、先上身,收左手至腹前,站起同时收右手。
7、抱太极,举至鼻尖,窮身一礼。以上为一拜,三拜为三礼三叩。俯身后轻点头三次,三拜为三礼九叩。整个过程要自然舒缓。叩头不要大起大落。然后,退半步,窮身一礼。至此,完整的礼拜完毕道教如何“三拜九叩”。
道门中人常说的“朝上三礼”,就是指行三礼三叩礼,此礼多用于平日朝神。三跪象征人三宝精气神,道三宝道经师,天三伯日月星。象征三才。 九叩象征纯阳之数。
有老道长说,道教叩拜礼是对道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的形象表示,盖足站“八”字,手按“十”字,头为“一”也。总而言之,向神行礼是为了表达对“道”的信仰和对神的尊敬。
图文源于网络,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立场,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END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