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原始点内热源生姜:晚上吃姜真的等于吃砒霜吗?晚上到底能不能吃姜?
健康
健康 > 正文

揭秘原始点内热源生姜:晚上吃姜真的等于吃砒霜吗?晚上到底能不能吃姜?

揭秘原始点内热源生姜:晚上吃姜真的等于吃砒霜吗?晚上到底能不能吃姜?用姜、吃姜的一些注意细节

 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没依据

姜,味辛辣,性温热。作为居家常备之食物及调味料,不仅容易获取,内服外用无不相宜,为原始点所推荐的最重要热源。

首先在我们日常的用姜、吃姜的过程中,要澄清两个观念问题:

(1)有说「留姜皮则凉,去姜皮则热」,认为姜皮、姜肉寒热性不同。这是不对的,因为姜皮姜肉相连一体,而性相违者不可能一体并存。实践证明,留姜皮亦热,故熬姜汤不必去皮(除非受到污染)

(2)有说「早吃姜胜参汤,晚吃姜赛砒霜」,这也是谬见。晚上吃姜出现不适,是由于他处体伤在晚上会因热能更缺而加重,影响吸收而现假热之症所致,而非姜的药性早晚会有不同。其实,如有体伤,任何时间喝姜汤都有可能出现不适,而不局限在晚上。如有不适,须先按推相应原始点(如「上火」则按推头、颈部,如胸腹有不适则按推背部,如小便灼热则按推荐椎),将头、颈、背部及荐椎的体伤处理后,这类所谓「虚不受补」、「夜服有害」的问题即迎刃而解,姜汤就随时都可以喝。

此外,身体的康复要配合运动、调心、温热性饮食、按推及温敷(非热敷,过热是不行的),而不是单纯增加姜的用量。在身体情况有改善、稳定后,姜的用量可相应减少(减幅以不影响病情的持续改善为准)。等体力进一步改善,就要以加强运动为主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减少对热源的依赖。

近日,网上流传一则饮食帖子说“晚上几种食物不能吃,否则等于吃砒霜”,这几种食物是:生姜、牛奶、高钙食品、油腻食品、甜食、紫薯、及这些说法有科学依据吗?本期邀请江苏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袁宝君、南京鼓楼医院王静、南京中医院金小晶三位专家来为大家讲解。

帖子说 “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不少人对此大跌眼镜:平常晚餐的菜肴中有不少是用姜做调料的,没有听说过对身体有害呀?

对此,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首席专家袁宝君说,网络上把晚上吃姜比喻成吃砒霜显然是夸张和不当的,生姜既是食物又是药物,它的食物特性是起香辛料作用,在烧肉、鱼等荤菜时加上生姜,有去除腥味的作用;一般用几十来克左右,用量都比较少,主要当作调味品。

生姜是安全的食用材料,至今没有听说过,哪种食物晚上吃会变成有毒的说法,从人体来讲,人体内没有这样的特异功能,将生姜变为有毒,既然人体没有增加毒性的功能,那么生姜毒性又从何而来呢?

再者,生姜有辛辣味,吃多了,感觉上承受不了。人们吃生姜的量一般比较少包括酱腌菜的生姜。事实上,从现有的认识和文献报道来看,并没有发现吃生姜而发生中毒的报道。

“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 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金小晶认为,这是流传在民间的养生观念。从姜的本身特点和物理特性上来讲,姜味辣,具有一定的消气、起热、排汗的功用,生姜还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胃,促进消化。不管是做菜,还是直接食用,对人的身体都是益处较多。

中医认为,人体到了晚上,阳气开始收敛,阴气上升,晚上应休息益养精气,而姜味辛性温,含有挥发油,是辛温,有发散向上的作用,晚上吃生姜有悖阴阳常规之理,但也不一定有网上说的那么严重。冬天气候干燥,适当吃姜也是未尝不可的,但不要过量。对于脾胃虚寒的妇女来说,晚上喝少量的红糖姜水,更有益于驱寒除湿,保暖提气的功效。同时生姜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促进消化的功能。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