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人应该如何调节?我们该从哪里开始认识失眠?
健康
健康 > 正文

失眠的人应该如何调节?我们该从哪里开始认识失眠?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质量会越来越差,而且睡眠时间也会相应的减少。但事实上,却存在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存在失眠问题,而且持续了数年,甚至有的持续了十来年。

不仅仅是中老年人,最为活力最高的年轻人,却也早早加入失眠这个长河,随风浪沉浮,难以自救。

null

符合医学诊断上的慢性失眠症,是指1个人持续1个月以上,1个星期有大于或等于3天以上睡不好。

而睡不好的定义,则是指有入睡困难、虽以维持睡眠、半夜醒了不能睡、早起了不能睡,或睡醒了没有饱足感等问题。

失眠者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缓解失眠困扰。

一、刺激控制法:

睡不着时,不要硬逼自己躺在床上,等有睡意时,再躺到床上。

如果躺在床上10~20分钟,还是睡不着,应该要离开床舖,或离开房间,去做一些静态活动,设法转移你对睡眠的焦虑。

建议可以做看书、散步、听音乐等事情,只是不要做一些让人越来越有精神或越来越烦燥的动作。

等到有睡意时,再躺回床上,还是睡不着就再起床,在这样的反复动作后,能够让睡眠环境跟放松、想睡觉结合在一起,久而久之,失眠问题会改善。

null

二、睡眠限制法:

简单来讲,就是增强睡眠效率。

所谓睡眠效率是指真正睡着时间除以总躺床时间,得到的百分比。睡眠效率越高,失眠问题越容易解决。

睡眠限制法的作法是失眠者要先做7天的睡眠日记,记绿7天里自己的总躺床时间与真正睡着时间,然后计算睡眠效率。

假设躺床时间10小时,却真正只睡了6小时,睡眠效率是60%。这时候要缩短自己的躺床时间到6小时,也就是由固定的起床时间往前推算6小时,然后按照计算时间去躺床,再做7天的睡眠日记,检验自己的睡眠效率是否增加。

如果睡眠效率提高到80%以上,可以将躺床时间由原本计算的时间再往前挪15~30分钟,然后再做7天的睡眠日记,反复动作后,8成的失眠者可以解决失眠困扰。

null

三、逆向操作法:

顾名思义,既然你对睡眠已经有明显焦虑,干脆刻意让自己保持清醒。

也就是失眠者躺在床上时,不要想马上睡着,反而一直去想其它快乐的事,有人却反而消除对睡眠的恐惧,解决失眠困扰。

最后,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千万不能赖床。也就是说,不管你采用哪种方法缓解失眠,都要有固定的起床时间。

此外,长期失眠还会引起一些躯体症状,严重时会对身体造成极大危害。

更多失眠知识,如何正确对待失眠,如何让自己有一个好睡眠,请关注公众号“精神卫生研究总会”。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