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三七与肝小静脉闭塞病
健康
健康 > 正文

土三七与肝小静脉闭塞病

文·王变 泰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null

三七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被誉为“国药明珠”,临床上使用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根状茎,无毒,但市场上常用伪品有菊叶三七、景天三七,景天科无毒,菊科俗称“土三七”,其成分中含有吡咯双烷类生物碱,可对肝脏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导致死亡。吡咯双烷类生物碱还可见于可食用植物(如千里光属、猪屎豆属、天芥菜属),以及草药和药用茶(如雏菊茶)。目前临床上可见尚有一部分人不知晓三七的真伪,仍在滥用。全国多中心临床调研显示,2000年以后全国15个地区19家医院共收集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住院病例为146例,引起HVOD最常见的药物是土三七,占比54.1%,其次分别为中药(15.3%)、免疫抑制剂(7.1%)。住院病死率高达13.3%,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出血或肝衰竭。

HVOD是一种在组织上以肝小静脉的非血栓性闭塞为特征,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内膜炎及纤维化,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引起肝细胞坏死、肝内窦后性门脉高压的肝血管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null

肝小静脉闭塞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病因很多,我国主要见于服用土三七等含有吡咯双烷类生物碱的食物。肝脏内大大小小的血管好似地下水通道一样,土三七损伤的是较小的管道,引起其腐蚀、生锈并最终引起小管道的阻塞,水流不通,积聚在较大管道,引起管道内压力增加,水向外渗出,漏出到腹腔形成腹水。大量肝细胞受损,肝细胞水肿,导致肝体积增大。肝脏会合成一种类似海绵一样的胶体物质,肝功能受损,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明显降低,导致低蛋白血症,血管内的水向外漏出促进腹水发展。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肝肿大、腹水、黄疸等,严重者可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

辅助检查:

肝功能提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白蛋白水平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null

影像学检查方面,CT及MRI提示肝脏体积较正常人明显增大、腹水、肝实质密度不均匀减低,全肝呈弥漫性“地图状”, B超提示肝实质内呈“豹纹状”低密度区。肝病理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因患者黄疸及腹水常常限制了肝活检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临床上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34umol/L,肝脏肿大或起源于肝脏的右上腹疼痛,腹水征阳性或阴性,或因水储留导致体质量增加(>2%基线体质量)。需要鉴别的疾病有布-加综合征、病毒性肝硬化、Wilson病等。

治疗:

目前尚无特殊疗法,如能及时诊断并积极治疗,可降低死亡率。主要治疗措施为卧床休息,加强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护肝、改善微循环、抗凝血以及持续腹腔减压等对症治疗,输入大分子胶体溶液维护有效循环血容量、肾灌注及内环境稳定,适当静脉滴注白蛋白或血浆。

null

小剂量服用可以完全治愈,大剂量服用则难以治愈。血清胆红素升高程度被认为是判断预后的一个良好指标。临床死亡率高,如患者能进行肝移植,临床生存率为30%左右。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