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胃镜,一般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插管、疼痛、创伤。即便如今胃镜检查已经进入“无痛时代”,仍然有很多人因为心里恐惧害怕检查,而延误病情。
一颗胶囊,轻松查胃肠
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种新型胃镜技术已经在临床开始运用推广。
吞下一粒胶囊,就可以做完整个消化道检查,全程无痛不插管,是不是很神奇?
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只需要用水服下一颗智能胶囊,它就会通过胃肠肌肉的蠕动,按照胃—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结肠—直肠的路线运行,做个全程的“消化道摄影师”,然后以数字信号传输图像到病人随身携带的记录装置上。
整个过程大概需要8至10小时,期间病人可离开医院正常工作、生活,时间到了以后,病人只需送回数据记录仪,医生根据记录仪内的近8万张照片,查看食管、胃、小肠、大肠的病变情况并作出及时诊断。任务结束后,胶囊会随着粪便自行排出体外。
胶囊内镜的优势
1.病人检查不痛苦
检查设备只有口服胶囊药物大小,可轻松吞咽;
2.年老体弱的人也能做
胶囊胃镜很轻松,完全不能够耐受普通胃镜检查的人、年老体弱者、病情危重者,有心血管疾病正在服用抗凝药物者,都能使用胶囊内镜。
3.扩大了检查范围
胶囊内镜不仅能检查胃,还能检查小肠,可以作为小肠疾病诊断的优选方法。
4.可用于疑难胃肠道疾病的初步筛查
尤其是对于长期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且传统肠镜、胃镜等检查无法找到病因的患者,通过胶囊内镜有助于发现可疑部位,便于进一步内镜检查及活检。
胶囊内镜的未来:人工智能
当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胶囊内镜的智能化程度还会不断提高,其功能也将进一步增强。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有手有脚”的智能胶囊。“有脚”,是指胶囊能在人体消化道内自由走动,也就是说医生能够在受检查者体外通过控制胶囊的姿态和运行,来更好的检查;“有手”,则是指胶囊内镜能在人体内进行定点的药物释放,甚至进行活检以及一些简单的手术治疗,帮助医生切除消化道内的肿瘤或息肉。
与此同时,随着放大内镜、蓝激光内镜、电子分光内镜技术、窄带成像技术等新技术的陆续出现,消化内镜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特别是早期癌症的发现,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所以,传统消化内镜和胶囊内镜,从来就不是势不两立的对手,而是相辅相成、功能互补的朋友。选择合适的内镜检查,将大大提高我国消化道疾病特别是消化道早癌的早诊早治率。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