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液流动虽然缓慢,但是十分的顺畅。但是生活中有这么一类人,不仅血液流通不畅,血液也变得十分的粘稠。这种情况,往往被我们称为血液粘稠,但是在医学上,这却是一个病症,名为高粘稠血症。如若不加重视,过度粘稠的血液在体外无法正常的流通,从而很容易导致血栓的出现,甚至会引发更为严重的血管疾病,对健康不利。
那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患上高粘稠血症?
1、早上起床后头晕眼花、精神不振
在日常情况下,人体经过一晚上的休息之后,应该是非常舒适的。但是对于血液粘稠的人群来说,由于血液流通不畅,再加上一晚上血液的不断沉积,早上起床后,血压会比常人高出很多。在这样的情况前提下,人体就很突然有头晕眼花、精神萎靡不振的情况出现,等到中午过后,血压才会慢慢稳定,这种异常感才会慢慢减弱。
2、阵发性的视力模糊
这一点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本身由于年龄的不断增加,视力就会慢慢下降。再加上血液粘的干扰,就会导致视力模糊的现象加剧,严重情况下,患者还会因为血氧的供给不足,而出现短暂性视力模糊、失明的情况。
3、睡眠障碍,爱做梦
大多数情况下,梦境的出现和我们睡得不舒服有关。而当血液粘稠这一种现象出现时,在夜晚人处于大致静止的状态下,血液的流动速度是非常慢的。如此以往,不光会导致患者有头晕目眩的感觉,还会让昂患者饱受失眠的困扰。即使入睡,也可能噩梦不断,严重影响到睡眠质量。
4、蹲着时会感觉到心慌气短
国人都比较喜欢蹲着,这虽然是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但是对于血液粘稠的人来说,当处于蹲姿的时候,血液的循环会变得更为困难,从而就会有胸闷气短的现象出现。
如何降低血液粘稠度?
早起、睡前一杯水
对于血液粘稠的人来说,有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改善方法,那就是在每天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都喝上一小杯温开水。这样做,能够稀释体内浓厚的血液,从而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
饮食的禁忌要记牢
血液粘稠的出现,和我们的日常饮食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要想血压稳定、血管健康,像烧烤、甜食、高脂肪高胆固醇含量的食物,都要少吃。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三高几率,血液流通更顺畅。
以上就是关于血液粘稠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身体会出现的一些异常表现。若发现上述所提的4个异常中,自己也都占了,那最好还是去医院做一个具体的检查,以防万一。同时,多喝水,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多运动等方式,无论是对血管健康还是血液健康,都十分的有效。建议大家多多尝试,有助疾病的预防。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