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院内跌倒险酿大祸,排尿性晕厥值得所有护士重视!
健康
健康 > 正文

患者院内跌倒险酿大祸,排尿性晕厥值得所有护士重视!

导语:患者住院期间意外跌倒属于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既加大了病人痛苦和医疗费用支出,又常是医患纠纷的导火索。病人跌倒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看看下面的内容~

案例回顾

患者男,65岁,因"困倦、睡眠增多7天,头晕、恶心1天",于2018年9月27号收入院。

患者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困倦、睡眠增多,伴有反应迟钝,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双眼黑曚、恶心,未呕吐,行颅脑核磁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急性/亚急性期)、颅脑MRA提示动脉硬化,考虑为右侧大脑后动脉重度狭窄。

高血压病病史20年,2型糖尿病病史10年,前列腺增生病史1年,平素有尿频、尿急症状。

2018年10月1号23:12,患者在卫生间解小便后摔倒,后枕部着地。立即查看患者,意识不清,大汗,四肢无活动、肌张力低,约2min患者意识转清。

追问病史,确定该患者有小便后晕厥史,予测血糖14.7mmol/L,测血压167/95mmHg,完善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无急性缺血等改变。

患者诉头疼,急查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请神经外科会诊,10月2号转神经外科行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10月8号患者病情平稳,予拔除引流管,10月14号开始行高压氧治疗至10月25号好转出院。

案例分析

发生了如此严重的跌倒事件,全科医护人员随即进行总结分析,找出我们的不足,上报不良事件,进行整改。经讨论,认为该案例跌倒事件原因如下:

经验总结

根据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提出我们的整改措施并严格落实。

1. 医护人员询问病史时要耐心、细心、全面,尤其是老年患者病史较多,避免遗漏。

2. 对于有昏厥病史的患者,在任何活动时必须由家属陪同,如家属不在通知医护人员。

3. 做好入院宣教,遵医嘱留陪护照顾患者确保患者安全,护士若发现患者未留陪人,及时通知家属。

4. 责任护士给予患者多种形式宣教:口头宣教、发放材料、幻灯片等,列举跌倒实例并强化发生跌倒所造成的危害,引起患者和家属重视。

5. 正确评估患者,对于跌倒高危的患者,要加以重视,加强跌倒相关健康宣教。  

6. 加强夜间巡视,针对子夜至凌晨为跌倒高发时段,护士应提高工作主动性,及时排除各种隐患。

7. 在跌倒预防告知书上增加跌倒相关危害:如骨折、关节脱位、脑出血等内容,并且由护士长带领学习,定期抽查护理人员对跌倒相关知识掌握和宣教落实情况。

>>>>

何为排尿性晕厥

此案例中,患者跌倒的直接原因为小便后晕厥,即排尿性晕厥。排尿性晕厥是指在排尿中或结束即刻时发生的晕厥,在发生前多无不适或仅有短暂的头晕、眼花、下肢发软等感觉,晕厥可持续1-2min,醒后多无后遗症,但可能因跌倒而导致外伤。

>>>>

排尿性晕厥发病机制

排尿性晕厥属于反射性晕厥,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本病可能为综合性的,主要与排尿时交感神经兴奋、心排血量减少从而造成大脑一过性缺血所致。

另一方面是排尿者体位骤然改变,造成血管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压急剧波动所致。

目前认为,排尿性晕厥与神经机能调节相对较差的基础疾病有一定关系,如神经衰弱、心动过缓、血压偏低或高血压等。

>>>>

怎样预防排尿性晕厥

为预防老年人排尿性晕厥,建议:

1. 睡前减少饮水,防止夜尿次数增多;

2. 夜间起床排尿时,在床前稍站片刻,之后再如厕;

3. 夜间起床排尿时,最好拄一个拐杖,如出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要赶快就地坐下或蹲下,并大声呼救;

4. 夜间起床排尿时,最好家人陪护,蹲下小便;

5. 有排尿性晕厥病史的老年人,夜间起床排尿时,要特别注意,平稳呼吸,尽量让排尿的速度减慢一些;

6. 厕所门别锁。

排尿性晕厥一旦发生,可能因突然晕倒导致患者肢体和身体的其他部位的外伤,也可造成内伤以及对患者身体的其他伤害。

因此,提醒患者以及家属,对本病一定要引起注意,特别是有过发作史的患者更应提起注意,以免本病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或不该发生的伤害。

除了排尿性晕厥外,院内跌倒的原因还有哪些呢?如何更好地预防?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参考文献:

[1]邝贺龄,胡品津.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80.

[2]金柏昌.12例排尿性晕厥致跌倒颅脑损伤分析[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4,29(3):271-272.

[3]王立堂,王梓薇.排尿性晕厥1例报告[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8):1017-1017.

✍ 投稿邮箱:wxg209@qq.com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