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也是一种付出
健康
健康 > 正文

半月谈评论员 陈梦阳 孙仁斌

随着新冠肺炎病例在多地不断出现,不少地方近日相继发出通知,要求、引导或倡议人们就地过年,并迅速引发热议。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在抗击疫情上取得了重大胜利,举世公认。这既是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的结果,也是每个中华儿女勠力同心付出的结果。当前,疫情发展仍没有放松的迹象,各地散发或集中报告病例仍在持续,很难预测疫情在春节假期的发展态势,因此,严防死守、全力应对仍是当下的不二选择。

新华社照片,南宁 ,2020年3月19日

3月19日,在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建设工地办公室,万思佳在打电话对接施工有关事项。

万思佳是中建三局二公司员工,老家在湖北省武汉市,现在是广西南宁市两个建筑工地的项目综合管理员,是目前这两个已经复工工地上唯一来自武汉的女员工。

综合管理员的工作内容非常琐碎,为工友们做好后勤保障也是万思佳的职责之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万思佳春节期间没有回家过年,而是跑遍南宁市各大药店采购防疫物资,为工地年后复工做准备。

2月25日她工作的这两个工地复工后,她一直在这两个工地之间来回奔跑,努力把被疫情耽搁的工程进度赶回来。

谈到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万思佳说,自己很牵挂家乡的亲人,希望武汉能早日战胜疫情。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倡导居民实行就地过年,是斩断疫情大范围传播的一个重要方法,有其必要性。公众对此应该给予理解、支持和配合,这既事关自身的健康安全,也事关全国防疫大局。

各地在出台相关政令之前,应仔细评估当地疫情形势,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对于群众就地过年涉及到的市场供应、公共交通、商业、物流等方面的保障,以及农民工、大学生、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要做好周密的安排和预案,尽最大可能确保就地过年的群众安心、舒心、开心。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结。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就地过年会让许多人今年的春节有些不同,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付出,这种付出同样会被岁月铭记——你和我,曾为这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尽己所能,守望相助。

(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