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分南北,这7个要点你知道吗?
健康
健康 > 科普 > 正文

冬季养生分南北,这7个要点你知道吗?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严冬是我们不可错过的进补时节,但切勿“盲目”跟风,需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大。北方寒冷,空气干燥,室内外温差大,而南方就要温暖许多,但湿气较重,因此在冬季进补时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在此,凤凰网健康给大家说一说冬季南北方究竟该如何健康进补?

南方宜温补,祛湿养脾

中医学认为“湿气通于脾”,在正常情况下,脾能够散布人体的水分与液体,发挥滋润、濡养的作用,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如果湿气过重,超出了脾能够负担的限度,就会使水液在体内停滞,反过来影响脾的功能,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情况。故《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我国南方气候潮湿,冬雨绵绵也不在少数。因此, 在湿气过重的南方,冬季进补要以祛湿养脾为主。

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缺乏运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会导致湿邪困脾、引发疾病。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饮食清淡适量

对于湿气重的人,要适当减少饮酒、肥甘厚味、甜食、油炸食品等油腻食物摄入;少吃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同时可以适当进食一些能够健脾和胃、温中化湿的食材、调料等,如猴头菇、莲子、淮山、生姜、小茴香、草果、桂皮、陈皮等。

避开湿气的环境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和自身代谢相关,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和环境有关。

日常生活中应当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吹干头发擦干身体。

北方宜热补,除燥润肺

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同时,肺为娇脏,喜湿不喜燥。而北方的冬天,降水量少,雾霾天多;同时暖气等取暖设施也轮番上阵,使得空气特别干燥。因此, 在北方冬季进补要以除燥润肺为主。

随时注意给身体补水

每天饮用1.5至2升的水给肺部增添津液;也可以用直接吸入水蒸气的办法使肺脏得到滋润。方法如下:

将热水倒入杯子中,用鼻子对准杯子吸水蒸气,每次10分钟左右,早晚各1次。

注意通风换气

开暖气的时候,在房间放盆水,保持室温22摄氏度左右每天至少通风半小时,但注意如果有雾霾天气,就不要通风了。

适当运动

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在户外进行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强身健体的活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适量吃一些除燥润肺的食物

例如含水量高的水果,苹果、梨、橘子、葡萄等;可以尝试洋参木瓜排骨汤、川贝炖雪梨、银耳红枣汤等滋阴润燥的羹汤。

参考文献:

《【养生】南北大不同》健康上海12320 2015-12-21

《身上的这几个症状是湿气在报警!1碗“祛湿汤”祛湿健脾,告别湿气和肥胖!》养生中国 2019-02-21

《口干舌燥、大便不畅,这是秋燥!吃什么能润肺清燥?》39健康 2015-08-26

《室内外温差大 当心“暖气病”》长江网 2017-12-27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