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中的医护|坚持徒手查体的内科专家:治病要从治心开始
健康
健康 > 资讯 > 正文

艾滋病防治中的医护|坚持徒手查体的内科专家:治病要从治心开始

作者|董蕊 编辑|董蕊 策划|王振宇

12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艾滋病日”。将这一天定为艾滋病日,是因为1981年的此日,第一例艾滋病病例被诊断。

艾滋病防治与医护工作者,天然紧密相连。在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凤凰网健康携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联合策划推出“艾滋病防治中的医护”系列文章,挖掘动人心弦的真实故事,展示生命至上的温暖力量。

艾滋病防治中的医护|坚持徒手查体的内科专家:治病要从治心开始

作为一名拥有二十多年诊疗经验的感染内科专家,对于艾滋病治疗,汪雯有一套自己的心得与理论。

比如,她坚持对每一位入院的患者,从徒手查体开始诊疗。

摸摸腹、听听肺、看看淋巴、查查四肢,再甄别下皮疹……每一位来到汪雯下辖病区的患者,都要经历这样的查体。而汪雯及其团队医生,坚持每次直接用手接触患者皮肤,不戴手套。

图片说明:汪雯主任为患者做诊疗

通过这样的望、触、扣、听,医生能够更好地发现疾病进展细节、从而更加精准地诊断病情。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往往也会展现一些即时反应——你会看到正处于防备状态的艾滋病患者,在医生的叩摸听触之间,一点一点地放松下来。就像刺猬垂下了身上的刺。

汪雯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医师,到她病区治疗的,都是已经爆发并发症或者出现其他棘手问题的艾滋病患者。而汪雯对他们的治疗,都从徒手查体开始。不但治病,还要治心。

最好的艾滋病治疗一定包含对心的疗愈

艾滋病可怕在哪里?有其特殊的传染属性、可能摧毁人体的免疫功能且尚不能够治愈。以及,还会伤害患者及周围人的心灵。

由于性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长久以来,艾滋病患者及家属仍然背负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很多患者对自我的认知非常负面。即便艾滋病已经变成了可以长期健康生存的“慢性病”,他们依然心存忧惧,怀有巨大的心理负担。有媒体报道,抑郁症正在成为艾滋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有35%的艾滋病患者会合并抑郁症状,其中15%为中重度抑郁。

“所以我们对艾滋病人的治疗,既要有技术,也要有技巧,更要用心。用心去换患者敞开的真心。”汪雯告诉凤凰网健康,患者来到她病区的第二个流程,就是谈话。汪雯会和每位患者本人及家属各谈一次,谈疾病情况、谈治疗方案、谈家庭关系、谈双方心结。“目的是尽可能地让患者和家属都能坦然面对这个病、从而更好地接受治疗。”

凤凰网健康在佑安医院感染与免疫医学病房参观了汪雯与团队精心布置的谈话室。不大的房间里满是简洁明朗的色调,靠窗的位置摆着两张柔软敦实的沙发,墙上有生活气息浓郁的挂画,桌上有医护与爱心组织巧手编制的手工储物筐,暖气管上还挂着手工编织玩偶。在这里,喝上一口热水、面向窗外的阳光,或许真的令人愿意敞开心扉、倾心而谈。

图片说明: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与免疫医学病房,汪雯主任(右一)与同事及患者家属共庆新年

“目前,随着医学的进步,艾滋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已经非常规范有序,效果也都比较好。可以说,长期生存已经不是艾滋病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艾滋病患者的最大问题,如何能够更好地接受疾病、好好生活。”汪雯告诉凤凰网健康,很多时候,压垮患者及其家庭的并非疾病本身,而是这个疾病带来的心理问题。

“比如最近一直在找我的一位患者母亲。这位患者非常优秀,博士学历、考上了当地最好的公务员岗位,还与一位同样优秀的女生订婚了,事业爱情两得意,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在一次小手术术前检查中,患者查出了HIV感染。这个时候,患者的家就像塌了一样。母亲难以接受,患者退了婚、工作也受到极大影响。这位母亲找到我,一直在倾诉对于疾病的无法接受,认为自己优秀的儿子绝不应该被艾滋病拖累。但是其实她儿子的病情控制得非常好,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是她的放不下,让儿子已经变形的世界更加压抑。”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最好的艾滋病治疗,一定包含对患者及其家人心灵的疗愈。”汪雯向凤凰网健康强调。

最好的艾滋病医生也要能够克服对职业暴露的恐惧

艾滋病考验着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也同样考验着参与救治的医护。

因为血液传播也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需要对患者进行近身操作的医护,也会随时随地面临感染风险。

这个时候,很多人误认为“内科医生比较安全,因为他们就是开开药。”但是其实,艾滋病并发症诊疗中的骨穿、腰穿以及呼吸机操作等等,都是由内科医生完成。所以内科医生,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大军中的一员。

“我们有位年轻的男同事,就是在给病人做骨穿的时候职业暴露的。我们按照职业暴露的处置规范,第一时间对他启动了艾滋病阻断用药。28天后,小伙子复查结果是阴性,没有感染。他告诉我们,这个结果他焦虑了整整28天,经常整宿整宿地睡不着,想自己、想家人、想未来……还是挺不容易的。”

汪雯告诉凤凰网健康,要想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医务人员只能克服对于职业暴露的恐惧。对此,汪雯也分享了自己的“独门经验”,那就是:在进行有创操作时,心要定、手要稳,集中精力有条不紊,反而不容易出问题。而从事艾滋病诊疗工作近十多年年,汪雯自己也确实没有发生过一起职业暴露。

作为艾滋病管理权威专家,这些年来,汪雯离最凶险的病毒越来越近,却始终不曾顾虑恐惧。她说这是因为自己理智多于感性,我们却觉得,这是因为她的内心纯粹多于复杂、付出多于攫取。

致敬!全心全意为患者付出的人;祝福!无私无畏与艾滋斗争的人。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