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母亲、员工多重角色 疫情下居家妈妈如何自洽?
健康
健康 > 精品深读 > 正文

妻子、母亲、员工多重角色 疫情下居家妈妈如何自洽?

妻子、母亲、员工多重角色 疫情下居家妈妈如何自洽?

作者|徐建凤 策划|凤凰网健康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环境下,长期或者阶段性居家办公已成为常态。居家隔离时,女性不得不在妻子、母亲和员工三重角色间频繁转换。长期在“家”的密闭空间内与家人共处,不仅工作和生活失去了边界,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2021职场女性调查报告》显示,42%的职场女性认为自己如今的职业发展前景不如疫情之前乐观。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照料家人和家庭责任,占比28%;二是心理健康问题,占比25%。

多重心理压力下,女性该如何自洽?“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适当放低要求,达到时幸福感才越强。5月17日,注册营养师&育婴师、小红书母婴博主伍晨洁在凤凰网健康举办的“战疫 从心开始”系列直播中提出,不要给自己定太高的要求,平时都无法达到满分,更何况疫情期间。适当降低对自己的标准,会轻松一点。

遇到哪些心理困扰需要求助医生?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治疗师金金建议,“可以从痛苦的严重程度、时间长短,以及社会生活功能是否受影响,三个方面看是否需要求助医生。”

据WHO数据,新冠肆虐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发病就增加了25%。职场人、少年儿童、居家妈妈、大学生等特定群体,应该积极应对危机?5月15日起,凤凰网健康独家策划了“战疫 从心开始”系列直播。

妻子、母亲、员工多重角色 疫情下居家妈妈如何自洽?

以下为直播第二期《超人妈妈心理防护手册》部分实录:

妻子、母亲、员工多重角色 疫情下居家妈妈如何自洽?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收获自己想要结果

凤凰网健康:疫情封控之后,长期居家工作生活这段时间,因为和孩子之间产生问题,前来咨询的妈妈多吗?

金金:挺多的,尤其是网课开始之后,亲子之间没有了距离,就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方面担心孩子学习,另一方面担心疫情下身体健康情况。目前出现的亲子问题,虽然原因很多,但是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是父母的焦虑情绪。

焦虑情绪是比较笼统的一种情绪表现。往极端走,一些家长可能会出现伴随而来的无力感,如抑郁情绪。有些家长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很愤怒。容易发脾气,甚至攻击孩子,造成家庭争吵等。

凤凰网健康:封控居家期间,在和孩子相处时,爆发过哪些矛盾?

伍晨洁: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封控期间使用电子产品频率过高。我没办法每时每刻照顾孩子,他有点迷失自己。二是作息紊乱、睡眠不充足,我担心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态。

我家孩子4岁,他每天自己切换频道看游戏解说。我担心过于成熟化的内容,会让孩子的思维过早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担心游戏中可能有些暴力行为。孩子自己无法自控,有时会夜哭,多少会受一些影响。

此外,他在使用电子产品后,对纸质书需求骤减。我陪读时发现他根本听不进去,也因此经常训孩子。后来发现训孩子是无用的。

孩子没有办法区分应该在什么时候使用电子产品,什么情况下使用书。我们就把电子产品作为手段,让他被动输入。另外,在他看比较温和的游戏解说时,让他讲给我们听,也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其实,我们嗤之以鼻的一些内容,也能开发孩子的思维模式。

我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孩子喜欢的事物上转变一下思维方式,也就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顺应他去做自己想要结果

凤凰网健康:孩子学习不自觉、沉迷于网络,应该怎么处理?

金金:孩子学习不自觉,更像是拖延症。不到最后一刻,没人催,就不去做。拖延症家庭有个特点:孩子爸爸妈妈比较焦虑,急性子、爱唠叨,希望孩子马上就能解决问题。这就造成了孩子和父母的互补性格。孩子觉得我没有必要急,反正会有人来催我。

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视角去看拖延症,孩子最终是否把事情做了。如果孩子把事情做了,证明他不是拖延症,只是节奏跟你不一样,你要尊重他的节奏。如果没有做,你替他做了,这个行为不可取。你替他解决问题,没有让他承担拖延带来的后果,坏习惯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变得越来越拖延。

至于运用网络,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大家都生活在网络世界中,它就是真实世界。如何看待沉迷网络,家长要清楚两个限定。孩子沉迷网络是成瘾行为,还是逃避行为,或者只是单纯好奇。

如果不做就会崩溃,这是成瘾行为,需要干预。比如采取网络剥夺的手段,让他不得不停下来去做其他事情。

其实大部分孩子不是成瘾行为,而是逃避行为。疫情隔离在家期间,家长也会通过网络来缓解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如果孩子是逃避行为,我们就让生活变得比网络更有趣,吸引力自然就转过来了。

伍晨洁:我们在家的工作环境,就是孩子在家的学习环境,它是一种非正常状态。

居家对孩子而言,环境相对闲适,跟在学校周围全是书、全是同学的环境完全不一样。在家也无同伴竞争关系。孩子看不到同学在努力学习。

有两种方式可以修复。一是如果孩子能适应,把家里的学习环境,和家长的工作环境放一起。既反监督自己,又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了同样的位置。家长和孩子,既是同学,又可把彼此当成自己的老师,比赛谁的作业完成的最好。同时可以设置一个家庭激励。

二是向内求索。我们不能只着眼于自己的当下。全国上下乃至全世界都在飞速发展,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向自己求索。这需要很多父母自我调整之后,转变成孩子听得懂能吸收的内容,再去传递给孩子。

妻子、母亲、员工多重角色 疫情下居家妈妈如何自洽?

边界感如同地图界限不可缺失

凤凰网健康:这段时间你经历过很崩溃的时刻吗?是如何解决的?

伍晨洁:疫情宅家期间,我发现大家其实并不是害怕奥密克戎,而是害怕去方舱。尤其怕孩子生病,出现阳性或是假阳性的情况,被送去方舱。父母变得特别焦躁。

那段时间,孩子晚上睡觉不盖被子、出去不戴口罩、回来不洗手,这些细微的事情都会被放大,然后情绪就会爆发。这不是一个崩溃时刻,而是一种整体崩溃的状态。

后来我们假设孩子真的不幸中招了,能否申请居家,有哪些法律条款可以支持。如果不能居家,需要做哪些准备。我们在社区群里一起讨论,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形成了一个文件发给社区每一家有孩子的家庭。

每一家都准备一个小行李箱,拎着就能走。准备完这些,就不焦虑。大部分时候,我们面对未知事件恐惧、害怕和焦虑,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了解它、认识它,没有准备好解决方案。

凤凰网健康:居家工作之后,虽然说它节省了不少的通勤时间,但是工作和生活的边界是模糊的。职场女性应该如何去界定工作和生活的边界?

金金:在家庭中边界感特别重要,没有边界感就很容易出事儿。就像我们看地图,国家和国家之间如果没有边界,可能就会爆发战争。

边界是怎么来的?是画出来的,不是别人猜出来的。我们要先清楚自己的边界是什么。工作时的身份是职场女性,和家人说清楚,在这个时间段你需要工作,希望拥有安静的环境,不被打扰。

亲子时间的身份是母亲,就需要放下手机,痛痛快快地陪孩子玩。结束之后,再转变到另外一个角色。

作为家长,应该先把自己的生活边界划清楚。每天除睡觉外,工作、学习、育儿以及属于自己的时间,应该如何分配。界限定好,和家人讨论后把边界勾勒出来。这也是在以身作则地教育孩子,让孩子清晰边界感是什么,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彼此不轻易地越界去打扰对方。

凤凰网健康:你是否面临过像是工作还有生活边界模糊不清的这样一个困扰?

伍晨洁:工作和生活边界模糊的人,只有两种状态,一是大部分时间倾斜于工作,二是全部倾注于生活。其实要看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在封控情况下,我觉得只要能很好地处理好一方面事情,就已经很厉害了。想要能够达到工作和孩子完全不受影响,都是100分是不可能的。不要给自己定太高的要求,平时都没有办法达到满分,更何况疫情期间。适当地降低对自己的标准,会轻松一点。

此外,还是心态问题。有人刚刚封控的时候,每周都在家掐着时间,等着下周解封。结果下周又往复循环。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当遇到了类似于疫情这种客观环境决定,没有办法决策的事情时,降低对事情的期待值,越降低期待值,结果来的时候幸福感越高。

妻子、母亲、员工多重角色 疫情下居家妈妈如何自洽?

在不同时间窗内做好角色扮演

凤凰网健康:什么样的女性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金金:首先,在成长过程中,以及成年后遇到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和生活经历,给她造成过创伤。在遇到类似于疫情这类公共卫生事件创伤时,相当于又来一次,很多情感可能就会被激发出来,心理问题就出现了。

其次,社会支持系统差的女性,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如果今天心情不好,而社会支持系统却非常好,比如孩子爸爸、家里老人、孩子老师,乃至她的同事都很给力,再严重的问题,可能最后都会被支持系统拖住了,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但是如果社会支持系统缺乏,不仅不是支持,反而可能是拖垮她的一个因素,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再者,还有一大类称为困境家庭。这一类家庭可能失业,或是家人重病等,也会诱发一些不良情绪。

凤凰网健康:有哪些心理问题是女性比较共性且容易发生的?

金金:从大概念上来讲,在疾病面前性别是平等的。女性只是在某一种特定环境限定下,是一个危险因素。

心理学上有一个共识,即心理问题致病因素假说,我们称“社会环境-心理-生物因素”三因素论假说。即任何一种心理问题的产生,都离不开这三个致病因素。反推一下,女性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一些共性且容易发生的问题?

从文化因素看,面对着困境,女性会被要求更多地承担家庭责任,势必就会增加压力。

从生物学因素看,女性在怀孕阶段和生理期阶段,内分泌可能会紊乱,尤其是产前和产后阶段,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变化,可能出现产后抑郁问题。

因此,有没有一些不良心理是共性且容易发生的?我们需要辩证看待,依据个案客观分析。

凤凰网健康:女性如何在“妻子、员工、妈妈”三重角色中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金金:我们需要清晰各个角色的顺序。在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并不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角色定位清晰了,再想想每个人的角色承担的责任是什么。当这些有了清晰的脉络之后,家庭中每个人的角色脉络也就清晰了。

生活中有妈妈、太太、女儿和职工这几个角色,分清楚角色之后,给自己做一个时间窗,在不同的时间窗内,就好好执行这个角色,就像角色扮演一样。

伍晨洁:这几个角色都是在一个平行空间里。做妈妈的时候你还是一名员工,做员工的时候你也是妻子,和父母同住的人,同时还是一个晚辈。在这个平行空间里,同时会面对很多人。尤其是居家时,要同时面对公婆、老公和孩子,作为员工还要面对老板。用空间已经无法划分界限了,只能用时间划分。

因此,我们把边界建立起来,无论是别人,还是自己,都不要打乱边界。我觉得这些角色当中,最不确定的因素,就是伴侣之间的关系。相对平和稳定地夫妻关系,才能提供更稳定的状态。

凤凰网健康:什么样的心理问题是能够自我调节,什么情况下需要求助医生?

金金:其实心理问题,包括精神疾病,是没有明确界定的。它是光谱概念,从很亮到很暗,从健康到生病,是循序渐进的。

可以从三方面来区别。一个是心理问题的痛苦程度有多大。如果一直处在痛苦之中,甚至影响到了愉悦感的体验,感受不到生活了,就要引起重视了。

二是痛苦的体验持续了多长时间。如果两三天痛苦就过去了,自我调整就可以。如果抑郁情绪持续了两周,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很抑郁,就应该去求助了。

三是这些困扰有没有影响自己的功能,包括社交功能、工作能力、家庭角色担当。如果这些功能受到了影响,就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进行干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