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 83% 的结直肠癌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处于中晚期,其中 44% 的患者出现了肝、肺等部位转移。」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多家机构曾共同发起过一项「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项目负责人表示,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为中晚期的比例高,发生转移的患者较多,给治疗和预后带来了很大挑战。为此,有不少专家呼吁要更加重视结直肠癌的早筛早诊。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川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医师陈东宁两位老师,就给我们分享了一个他们在临床中遇到的结直肠癌筛查典型案例。
结直肠癌筛查第一步,选择合适的方法
「体检者是一位男性,59 岁,在体检前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受检者虽然没有腹痛、腹泻以及便血等症状,但他有 30 多年的吸烟史,每天大量饮酒,喜欢吃红肉。而且由于工作性质,需要长时间久坐,以前也没有做过胃肠镜。根据亚太结直肠癌的风险评估,他属于高风险人群,于是我们建议他做进一步检查。」
这位患者特别典型,所以给陈东宁主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结直肠癌的筛查方式有很多,最为大众熟知的是便潜血,还有粪便 DNA 检测。粪便 DNA 检测主要是筛查肿瘤中的脱落细胞,可以从粪便中收集,再通过 PCR 法去检测是否有变异的基因从而辅助诊断。除此之外,还有诸如 CT、核磁检查等多种方法。陈东宁主任表示,结直肠肿瘤筛查最精准的方法是肠镜检查,不过因为肠镜属于有创检查,所以人们的依从性也比较低。
这位受检者,做了两次便潜血都是阴性,但在粪便 DNA 检测中发现,肠癌基因 SDC2 甲基化是阳性。陈东宁主任解释道,SDC2 甲基化主要是用 PCR 法进行测定,检测的 CT 值 > 39 或者没有值便是阴性,表明没有查到和肠癌基因相关的变异。如果 38 > CT 值 ≤ 39,就表明查到了一些轻度结直肠肿瘤相关的基因变异,虽然结果是阴性,但也要提醒进一步肠镜检查。如果 CT 值小于等于 38,则是阳性。这位体检者最后检测的 CT 值是 37.48,它提示有结直肠肿瘤的基因变异,于是这样我们建议他去做肠镜检查。
及时切除腺瘤,预防可能的癌变
对于粪便基因检测阳性患者,张川主任介绍说,他们会先安排进一步检查,比如 CT、磁共振等,但最重要的还是结肠镜。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发现病灶,找出导致阳性的直接原因。
在这些原因中,比较常见的是结肠息肉进展,尤其是进展性的一些腺瘤,或者是早期的结肠癌。此外,一些炎症性肠病,肠道的一些溃疡性病变,也可能造成检测结果的阳性。而所有的这些鉴别都需要在结肠镜下进行,在观察确认良恶性后,再最终决定下一步的处理方式。
「对于这位患者,我们在乙状结肠和横结肠位置,发现了两个进展期腺瘤。这两个都是长蒂的腺瘤,头部差不多,一个 1.2 厘米左右,另外一个 2 厘米左右。在给患者取病理的时候,考虑可能是高级别或者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不过比较幸运的是在放大内镜的观察下看,至少不是一个进展期的结肠癌,有内镜下切除治愈的可能性。」
切除不是结束,术后随访同样重要
张川主任特别补充,一般来说,大于 1 公分的息肉有癌变的可能性。但是结肠腺瘤会不会癌变,癌变率有多少?主要还是受到每个人不同的生活习性,家族基因的影响。
这位患者在切除腺瘤之后,经过病理确认,属于完全治愈性的切除,结肠保持完整,短期内也不需要再追加外科手术。不过张川主任跟我们强调,术后的随访也相当重要。
「术后随访主要是这几个方面的检查,一个是肿瘤标记物检查,另外还有影像学检查,最重要的一点,3 个月后要再做一次结肠镜,检查有没有新发的肿瘤,是否还有上一次遗漏的腺瘤息肉问题、切除的位置是否异常等。如果3个月后的检查没有问题,接下来就再过 6 个月或者 1 年进行检查。」
定时筛查,树立良好习惯,正确预防结直肠癌
陈东宁主任最后强调,结直肠癌 5 年生存率在 90% 以上,所以做好疾病的提前干预非常重要。
「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要了解更多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对普通大众来说,体检是筛查结直肠肿瘤非常重要的途径和窗口。除了需要知道结直肠癌的风险因素外,还要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最后医务人员和普通民众还要协同合作,医务人员持续教育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民众积极配合,共同投入到结直肠癌筛查的队伍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扩大筛查面,降低死亡率。」
张川主任也提醒道,「很多国家的指南和专家共识上,都建议从 50 岁开始到 75 岁结束进行结肠镜的体检。但在实际临床中发现,很多 55 岁以下的患者,由于警惕性不够高,不做相应的体检,部分患者发现之后都是中晚期的恶性肿瘤。实际上年龄越轻,由于自身的机体代谢比较快,往往恶性程度也更高,丧失了早期治愈的机会。」
针对这一部分年轻患者,做粪便的 DNA 筛查、潜血等检查,没有痛苦,没有创伤,也不占用太多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方便。「对于这一部分患者,我觉得筛查的意义更加强。」
关于康立明生物(病例解读内容协办方)
广州康立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1 月登记注册,专注粪便 DNA 肠癌检测试剂盒等肿瘤早期筛查诊断产品以及相关自动化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服务。公司总部落户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括研发实验室、GMP 生产车间、综合办公区、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等;在天津、武汉、济南等地搭建了第三方医学检测实验室,超 20,000 平方米;2020 年 3 月份收购好芝生物公司,基础研发和团队力量进一步加强。公司本着「人类健康,我之使命」的崇高理想,力争在慢性病尤其肿瘤的早诊早治、预后监测等领域取得突破和发展,最终造福人民。
致谢:本文经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肿瘤科副主任医师 邵宜 专业审核
内容策划:康晋伟
内容审核:杨柠曳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