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文侠
十几年前,我第一次上夜班时就遇到过 1 例因为使用学步车导致意外伤害的宝宝。
宝宝 8 个月大,在院子里使用学步车。院子里有个大粪池,平时厕所的污水都流进粪池里,剩菜剩饭等垃圾也都往里面倒。宝宝用学步车走到粪池边上,边上有个台阶,学步车在台阶上一档就翻倒了,导致宝宝的头向下掉进了粪池。
结果可想而知,宝宝吸入大量污水和粪便导致溺粪,幸好抢救及时,宝宝最终被救了过来。
这个令人揪心的案例并不是个例,问题就出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学步车」上。
学步车有多危险?多起案例已发生
美国儿科协会(AAP)调查[1]显示:1990~2014 年间,美国约有 230676 名 <15 个月的宝宝因为婴儿学步车而接受急诊治疗(这还不算未进入急诊的受伤婴儿),其中绝大多数(90.6%)婴儿头、颈部受伤, 4.5% 婴儿上肢受伤。根据受伤原因分类,大多数(74.1%)婴儿受伤是因为使用学步车时从楼梯跌落。
美国婴儿学步车相关伤害调查[1]
我国也有多例因为使用学步车受到伤害的报道:
2012 年 3 月,青海西宁一名 9 个月宝宝因为学步车从楼梯滑下导致当场死亡;2013 年 10 月,山东一名 10 个月宝宝由于学步车撞翻暖瓶,被开水大面积烫伤;2014 年 6 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过一例因为使用学步车导致宝宝颅内出血的案例。
为什么学步车如此危险?
对于还不会走路的婴幼儿来说,学步车仿佛为 TA 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可以借助学步车去到很多地方,也能轻易驶向危险的地方。
学步车速度可能超过 1m/s ,由于婴幼儿头部所占身体比例比较大、上身较重且暴露在车身以外,加上学步车的轮子在遇到台阶、地毯边缘或地上其他障碍物时很容易翻滚,一旦学步车翻车,可能引起骨折甚至外伤性颅内出血。也正是由于学步车速度太快且不可控,就算监护人眼看着危险迫近,已经来不及作出反应。
除摔伤外,烫伤也比较常见。因为婴幼儿可借助学步车的高度和速度接触到危险物品,孩子很可能扯到桌布导致被桌上的热水烫伤,或者碰倒暖水瓶、触摸到刀具及高处有害物等。
此外,美国儿科协会也有报道因学步车翻倒在泳池或水池台阶,导致发生溺水的案例。
学步车,不能「教会」宝宝走路
很多家长购买学步车,是因为认为学步车能「教会」宝宝走路。
但事实上,并没有研究表明使用学步车能让孩子更早学会走路。相反,从婴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来说,学步车违背了从翻身、会坐、会爬、会站、到会走的生长发育规律。
由于有学步车的帮助,婴幼儿就算自己不能控制平衡也不会摔倒,反而不利于练习独立行走和平衡控制,影响身体肌肉的正常发育及协调能力。
使用学步车对幼儿躯干控制和运动发育的影响评估研究[2]
一项研究纳入 29 名使用学步车幼儿和 19 名未使用学步车幼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学步车的婴儿的运动发育得分和躯干平衡得分显著较低,学步车可能对婴儿运动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2]。另一项研究则表明,是否使用学步车对于幼儿步态获得年龄没有显著影响,但两者存在运动学差异,如使用学步车的儿童步行速度更慢,膝关节振幅更小等 [3]。
如果学步车跨布过高导致踮起脚尖走路,可能养成不良的行走习惯。而如果跨布过低,维持足弓的肌肉上不能承受自身体重,长时间站立,可能导致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如果形成扁平足,对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发育也会有不利影响。
有研究表明:用脚尖走路与过度使用支撑物、感觉统合失调等众多因素有关,长期采用错误步态容易导致关节僵硬、肌肉平衡等问题,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
此外,另一些学步辅助工具:学步推车、学步带也不推荐使用。
原因与跟学步车类似,婴幼儿难以控制学步推车的速度,推车快速滑动,若是碰到台阶等处,很容易跟着跌倒。同时,如果推车的推杆设置过高,或者家长将学步带拉得过高,幼儿要踮起脚尖才能推动,也会造成不利影响。而有学步带的拉力支撑,幼儿容易走起来东倒西歪,不利于腿部力量的支撑和平衡能力的掌握,甚至可能导致婴幼儿步态发展异常。
其实,走路是身体发育过程中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家长可以鼓励、辅助,但不需要刻意的学习,更不建议使用其他学步辅助工具来揠苗助长。
如果真要推荐安全的练习走路的「工具」的话,建议宝宝会站以后,可以让他/她扶着固定的栏杆、床沿或者较矮的桌子边练习走路。(注:在练习行走过程中,要注意栏杆间隙、床沿是否有钝/锐角,避免外伤发生)
有国家已禁售,多地发布相关警告
早在 2004 年,加拿大已明令禁止婴儿学步车的制造、销售和进口。理由很简单,婴儿学步车极易对婴幼儿造成伤害。
2009 年,有学者在《柳叶刀》发表通信文章[4],呼吁各国政府效仿加拿大,禁售婴儿学步车,并积极开展公众科普,让父母明白学步车的危害。
学者在《柳叶刀》发表通信文章呼吁预防婴儿学步车带来的伤害[4]
2010 年,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出台针对婴儿学步车的联邦强制性安全标准[5],对婴儿学步车的宽度、制动机制以及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比如要求学步车框架的宽度宽于标准门口的宽度,使其不能顺利通过门口;只要有一个轮子处在台阶边缘,学步车就会启动刹车装置,避免宝宝跌落。
安全标准出台后效果立竿见影:与前 4 年相比,在联邦强制性安全标准实施后的 4 年间,婴儿学步车相关伤害的年平均数减少了 22.7%,其中,从楼梯跌落受伤的年平均数减少了 40.7%[1]。
强制性联邦安全标准生效后,美国每年因学步车相关受伤在急诊室接受治疗 15 个月以下儿童数量明显降低[1]
2011 年,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对学步车发出消费者警告。同年,我国原国家卫生部于 2011 年印发《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6]明确指出,建议家长不要使用学步车,学步车是儿童跌倒重要的危险因素。
原卫生部印发《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6]
尽管此前更新了学步车的强制安全标准,2018 年 9 月美国儿科学会(AAP)再次呼吁禁售婴儿学步车[7]。虽然新的安全标准可能有助于减少儿童伤害发生,但美国每年仍有 2000 多名儿童因学步车受伤进入急诊。而且在不禁售的情况下,仅仅对父母做出安全警示并不能很好地起到减少学步车使用的目的。
美国儿科学会预防伤害及中毒委员会主席、儿科医生 Benjamin Hoffman 表示,「我认为婴儿学步车本质上是危险物,没有任何好处,不应该在美国出售。」
美国儿科学会再次呼吁禁止婴儿学步车[7]
学步车早已被证明存在安全隐患,其在国内的销售量仍然不低。
究其原因,除了部分家长仍对其「学步」功能抱有幻想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很多家长看来,学步车确实会减轻带孩子的负担,「解放双手」。
在某购物网站搜索「学步」,弹出大量商家
但实际上,学步车等辅助工具只会给带来虚假的安全感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不要为了一时轻松而将孩子置于危险之中。如果你已经买了学步车,还是赶紧把它扔出去吧。
致谢:本文经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李晓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李俊利 专业审核
策划:gyouza|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