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岁后都可能会得的眼病,怎么做才能看得见看得清?
健康
健康 > 正文

70 岁后都可能会得的眼病,怎么做才能看得见看得清?

人体的眼睛是一个轴长为 23~24 mm 的球体。丰富的透明纤维、结缔组织、血管组织、感光细胞与神经细胞内置其中。构成了我们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

眼睛也反映着我们身体健康程度与老化程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晶状体的蛋白质会变性和凝聚,形成浑浊区域,导致晶状体失去透明性,阻碍光线进入眼睛并形成清晰的图像,从而导致视力模糊和减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白内障。

视力逐渐模糊,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几乎是每一位患白内障的老年人都要面临的难题。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老人眼球小如婴儿

屈光白内障手术技术的适用

68 岁的赵先生因右眼发红肿胀而就医,被诊断「右眼闭角型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为恢复视力,他用药后还需要接受白内障手术。

经检查,赵先生的双眼眼轴分别为 16.86 mm 和 16.95 mm,而正常成年人的眼轴为 23-24 mm——其眼轴跟婴儿差不多,被临床诊断为「真性小眼球」

我们的眼球结构精巧、组织丰富,眼科手术被认为是具有较高难度的手术。而为真性小眼球患者做手术,操作空间进一步缩窄,再加上患者合并后房压力偏高等情况,手术的风险和难度随之上升。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院长李绍伟为患者进行了手术:制作切口、填充粘弹剂、在小瞳孔下完成撕囊、劈核、植入 IOL 人工晶体、吸除残余粘弹剂……为减少对患者眼睛的伤害,手术被控制在很短的时间内。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李绍伟介绍,为赵先生植入的 IOL 人工晶体选用了目前可用的最大度数的单焦点人工晶体,通过在眼中植入两枚人工晶体——即首先植入一个主要的人工晶状体来替代白内障晶状体,然后在其后面植入一个辅助的人工晶状体,以矫正其他的屈光问题——这种手术方式被称为 piggyback,理论上矫正更足。

对于更普遍的老年白内障患者来说,胆大心细的医者、技术的进步和与国际接轨的高端设备共同开创了一个白内障手术的新时代——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piggyback 就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中的一种。

长寿时代,白内障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要求更高

白内障是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据《中国眼疾负担现状及三十年变化趋势》数据,白内障已经成为我国 70 岁及以上人群负担最重的眼病。而随着年龄的增加,白内障以及合并其他屈光问题人数正呈逐年增长趋势。

另一方面,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年老后的生活质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对老年生活也投注了更多的期待:从「养老」,变成了「享老」。跳广场舞、钓鱼、下棋、看书、看手机、摄影、学习等,都对视力提出了一定的需求,既要看得见也要看得清。

因此,白内障手术已经逐渐从复明性手术时代转变为屈光性手术时代

2023 年 5 月 12-14 日,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湖南省医学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爱尔眼科白内障与人工晶体研究所、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等单位联合举办,主题为「国际视野,聚焦前沿,技术创新,精准诊疗」的第四届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国际论坛(IRCS)在长沙盛大举行。

● 全球眼科专家齐聚一堂,助力我国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发展

这是一场汇聚全球智慧,探索白内障前沿和临床热点,共绘眼科发展新蓝图的学术论坛;这是一场在白内障领域层次、水平、规格及学术交流纵深度空前的国际性盛会。

第四届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国际论坛 (IRCS) 共设有七大议题,来自美国、印度、俄罗斯、荷兰、阿根廷、巴西、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等 10 个国家和地区 40 余位国内外白内障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受邀参会。短短几天里,43 位讲者以专业严谨的态度相继作学术演讲,为海内外同仁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

● 沉浸式学术交流,海内外行业翘楚共谋屈光时代技术前沿

此次参会的海外代表们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白内障超乳手术,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儿童白内障、疑难复杂白内障手术,板层、内皮角膜移植术以及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散光管理等。

论坛期间,他们与数百位眼科医生一道,共同聚焦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学术成果与前沿探索,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和探讨。

讨论议题包括:屈光白内障手术进展、屈光白内障手术新技术、屈光白内障手术面面观、复杂白内障手术策略、屈光白内障手术规划、屈光白内障手术新生力量等。旨在共同推动我国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技术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临床应用和科研创新带来更多机遇。

俄罗斯 S.Fyodorov 国家眼科显微外科研究所,研发及教育部门副主任 Boris Malyugin 作学术演讲

俄罗斯 S.Fyodorov 国家眼科显微外科研究所,研发及教育部门副主任 Boris Malyugin 表示,「我的患者和中国患者一样,也会比较关注如何进行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流程上的一些问题,就多年的临床经验而言,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术后,患者视力恢复会更好,生活也会更便利。」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学术医学中心眼科部门负责人 Ruth Lapid Gortzak 作学术演讲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学术医学中心眼科部门负责人 Ruth Lapid Gortzak 表示,屈光意外是指白内障手术或屈光晶状体手术后出现意外和不理想的屈光和视觉结果,诊断包括患者报告、屈光检查、视力测量和排除其他潜在原因。

治疗选择包括眼镜、隐形眼镜、保守治疗方法,以及其他手术如角膜激光手术或人工晶状体更换。最佳预防方法是通过知情同意和患者教育,了解潜在结果和解决方案。

技术、设备、学术齐头并进

助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高质量发展

在此次论坛上,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手术的精细程度、质量控制,技术、设备、标准,以及与国际接轨的程度。

● 屈光性时代,飞白技术进一步发展

飞白,即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利用飞秒激光技术辅助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方法。

传统的白内障手术过程中主要依附于主刀医生娴熟的操作和技巧,而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通过激光制作透明角膜切口,晶体前囊膜切开,晶体核裂解以及角膜缘松弛切开矫正散光,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白内障手术的风险、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术后效果和稳定性。

在第四届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国际论坛(IRCS)上,湖南省眼科专业委员会防盲学组委员、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唐琼燕发表了题目为《爱尔眼科十年飞白成果总结》的学术演讲。

她在演讲中介绍,过去 10 年里,飞秒白内障装机的爱尔眼科医院从最初的 4 家已发展至如今的 103 家。其间,飞白手术量累计完成 100102 例,发表飞白学术论文 88 篇。

湖南省眼科专业委员会防盲学组委员、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唐琼燕就《爱尔眼科十年飞白成果总结》作学术演讲

● 发布质控标准,为手术的质量控制提供指标性的细化方案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大会还发布了《爱尔眼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质量控制标准(2023 版)》

广西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爱尔眼科广西省区总院长李莉从「视力恢复标准」「人工晶状体植入率」「手术并发症」「术后复诊率」「术后目标屈光度」「术后全眼散光」「散光矫正型 IOL 轴位旋转度」七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质量控制的标准。

广西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爱尔眼科广西省区总院长李莉阐述《爱尔眼科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质量控制标准(2023 版)》

● 引进国际先进设备,避免出现技术卡脖子的问题

手术的普及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引进。

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姚克在致辞中指出,「希望爱尔眼科通过加大在医疗器械领域的自主研发投入,有效化解『卡脖子』难题。」

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姚克在会上致辞

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委、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学组组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辽宁省区总院长张劲松在致辞中介绍:「2022 年,爱尔眼科完成白内障手术 43.26 万台。其中,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5.62 万台,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 1.96 万台。」

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委、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学组组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辽宁省区总院长张劲松在会上致辞

张劲松表示,希望以论坛召开为契机,与眼科界的同仁携手并进,致力打造 IRCS 的学术会议品牌。「未来,将不断发挥国际化优势,让更多的老百姓能享受到与国际同步的医疗技术,实现更优质量的视觉感受,真正享受到『共享全球眼科智慧』后所带来的的生活质量的提升。」

文章审核:许佳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