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齐聚乡村康养论坛 共探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双赢”新路径
健康
健康 > 正文

县长齐聚乡村康养论坛 共探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双赢”新路径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千百年前的古徽州是很多文人士大夫魂牵梦绕的归处,而如今原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婺源,不仅发展成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更是被誉为了中国最美乡村。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婺源视察调研,也对中国最美乡村乃至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期待。

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探索中,各地应如何探索各地特色的乡村振兴方案?县域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乡村康养事业又有何突破?11月11日,第十五届健康中国论坛·乡村康养(婺源)主题论坛架构下的县长论坛·县域发展与乡村康养思考分论坛在江西婺源县政府举行。数十位县域代表及领域专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与思考。

11月11日,县长论坛·县域发展与乡村康养思考分论坛在江西婺源县政府举行。

11月11日,县长论坛·县域发展与乡村康养思考分论坛在江西婺源县政府举行。

“发展乡村康养产业正是顺应中国社会结构新变化、人口老龄化、满足‘健康老龄化’刚性需求的长久之计。”主题论坛上,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侯胜田发布《中国乡村康养白皮书(2023)》时表示,随着社会结构逐步发展变化,以及健康乡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中国乡村康养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会上,中国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陈建光表示,在幸福生活的“双康时代”,人民幸福生活要同时满足小康和健康。如何实现这一诉求?可以通过“3W1H”来概括,即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Who谁来干?How如何做?

供给侧、需求侧双向奔赴 催生出乡村康养巨大市场空间

陈建光表示,当下农业正在发生诸多变化,从供给端来说,农业从以往的平面的种养殖模式转为立体式多维发展,即在纵向贯通产加销,加之横向融合文化、旅游、康养等产品。其次,农业正从贩卖有形的产品,如黄瓜、西红柿等,衍变为贩卖体验、旅游、服务、空气、场景等“无形农业产品”。农业正由物质转变为非物质的产出。

从需求端来说,随着中国人均GDP的不断上升,人们对健康养生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大量增加,如餐厅消费、速食外卖、休闲观光旅游、文化购物、健康养生等。因此,供给端和需求端不断双向增发的需求,就催生出了康养产业巨大市场空间。

乡村康养的“婺源模式” 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发展的高效转换

乡村康养,是指以“健康”为目标主题,以健康产业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为辅助,以宜居生活为目标,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的乡村发展模式。

“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优质资源,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总书记在婺源考察时曾进一步指出。

婺源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华兵在发言中表示,婺源是“两山”理论的实践创新基地,始终坚持“三个一”的方针,即守护一方山水、传承一脉文化、造福一遇百姓。婺源县发展乡村旅游已有20余年,力求将潜在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近年来,婺源县主动融入乡村康养发展大格局,不断推动“旅游+医养+康养”新模式落地,努力夯实筑牢乡村康养产业的发展根基。

“农民+产业”支起乡村振兴 把效益和利润让给农民

陈建光认为,发展乡村康养产业,仅靠农民群体是不行的,要引入康养、文旅、农业等多方的头部企业来进行对接。

“我们的宗旨是:政府带着农民干,政府领着农民赚,把效益和利润更多的让给农民。”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副县长谢江波提到,近年来,卓尼县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气候因素及农业生产条件等,积极探索中藏药材种植。2023年,全县中藏药材品种达到13个,种植面积8.5万亩,产量预计达2.2万吨,产值有望突破7.7亿元。卓尼县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自主种植等方式,带动农户增加财产性、工资性和经营性的收入。

吉林省安图县人民政府县长郑哲表示,安图县地处长白山腹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了“3+1”的产业发展体系,即努力发展矿泉水、能源矿产、食品医药,着力打造旅游产业。2019年开始,安图县与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展开健康好乡村合作,如今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绩。随着旅游的复苏,安图县乡村民俗康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希望能够以长白山的名山、名水作为一个牵引和推动,让当地的康养事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健康好乡村工程走向全国 打造中国式振兴帮扶新范式

陈建光表示,国家在支持乡村振兴、乡村康养发展中,从产业政策、资金扶持等多方面都给予了巨大支持与政策倾斜,如支持乡村康养产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投入。

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殷延志介绍,“中国健康好乡村”是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的核心项目之一,主要用“六个一”工程落地来助力乡村发展,即一村一规、一村一俗、一村一品、一村一药、一村一养、一村一画。目前,该项目已在北京怀柔长哨营满族乡、黑龙江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吉林安图县吉房子村、广西兴安县桐子坪村、江西婺源县溪头乡、云南迪庆州维西县等全国百余个乡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振兴帮扶新模式。

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委副书记刘城在发言中称,2019年,爱辉区与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签订合约,“中国健康好乡村”项目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相继落地。通过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爱辉区打造了康养民宿、兴安岭道地药材文化博物馆等一系列健康产业项目。“未来,我们计划打造一个小兴安岭民俗文化、冰雪文化、康养文化集一体验穿越之旅的旅游品牌,助推激发文旅康养的活力。”

谢江波对凤凰网健康表示,未来卓尼县也会继续落实“中国健康好乡村项目”,将一村一俗、一村一药、一村一养、一村一品等工程落地,为卓尼县中藏药材产业、高原康养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从而为当地的藏族群众的提供更好的创收和美好生活路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冯文猛在总结时强调,在发展乡村康养的中医药产业过程中,过度产业化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中医药品质的下降。因为药材种植对时间、场景都有严格要求,如果以高度压缩的产业方式操作,往往会对品牌起到反作用。

面对如火如荼的乡村康养建设大潮,冯文猛还补充说,各地乡村康养产业发展和规划中,一是要管理好当地人,二是步子不要迈太大,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否则可能会出现各地承受不起的大量烂尾工程。

(凤凰网健康 郭妍)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