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70后医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卒中中心主任吉训明,拥有众多光环——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自2019年起担任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身兼数职的他坦言:“现在我最喜欢做老师,培养医学生令我感到无比幸福。”
1960年,吴阶平院士接受了筹建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的任务,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冥冥之中的“首医”缘分,令吉训明在荣获2020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时倍感荣耀,“吴老对医学巅峰的孜孜追求,对医学教育的不释情怀,也是我毕生追求的无悔梦想。”
醉心科研 执着挑战医学难题
回首吉训明的从医之路,会发现他步履踏实,每个人生决定正确得如同钟表齿轮一般精密与严谨。
生于江苏省南通市的吉训明,儿时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好医生。1994年,他做出医学人生中的一次重要决定——携家北上,在中国神经外科的发源地,天津医科大学攻读神经介入领域的硕士和博士。五年的硕博连读,吉训明觉得“学的还不够”,辗转到北京,师从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教授,攻读博士后,正式进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继续在神经介入领域探索。
“凌锋教授的胸怀和眼界,令我受益匪浅。”吉训明回忆道,在同神经外科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习交流过程中,他领悟到医学事业的追求,要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尤其遇到疑难疾病,医生要敢于挑战医学难题。”
2006年,吉训明到哈佛麻省总医院卒中中心学习,指导老师拿出一名患者的头颅CT片子询问他用药方案。吉训明熟练地给出国内药物治疗方案,指导老师却指出,只需服用一片阿司匹林,患者即可转院康复。吉训明感到十分震惊:“我们临床使用的很多药物并没有循证依据,我们的临床水平和学术研究都亟待加强。”
脑卒中是导致我国成人致死和致残的前列病因。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中多数会留下后遗症,高龄患者比重相对较大。因此,研究脑卒中的预防、预警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于是,吉训明锁定这一目标,历时20余年带领团队,在低氧与缺血适应防治脑卒中、血流再通为基础的卒中神经保护和静脉性脑卒中领域,进行了系统性和创新性转化研究,多项成果写入国内外指南与专家共识,以国家卒中抢救与远程指导中心、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北京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为基地,在全国卒中高发地区医院推广应用,整体上提高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水平。
静心管理 搭平台促医学创新
在多次赴国外学习的过程中,吉训明深刻体会到,在脑血管疾病领域,国内外诊疗与科研存在巨大差距。
从哈佛麻省总医院访问归国后,吉训明力主成立了宣武医院-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中美神经科学研究所,建立双主任制,邀请美国专家前来中国教学交流的同时,派遣中国研究生到美国进修。研究所先后培养出一批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在内的优秀人才,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加速了中国神经科学发展。
2007年,吉训明就任宣武医院副院长,主管科研工作。吉训明认为,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做奉献——拓展人才成长空间、搭建科学研究平台、创建良性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医院整体发展。在他看来,管理与科研相辅相成且缺一不可。只有在一线身临其境地了解临床科研人员的难处,才能更好地给科研人员制定政策、提供资源、做好服务。而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只有自己站在学术前沿,才能带动其它科学家不断向前。
虽然医院科研理念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吉训明坚信,“中国人的问题,要靠我们自己解决。”与欧美老年人群多是心脏血栓脱落造成脑梗的疾病特点不同,中国人颅内血管原发病变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欧美。吉训明解释道,对于颅内出血,手术风险大, 因此对于国人,应当有独特的治疗方案。“
吉训明和团队在早期研究中发现,预先给予反复、短暂、安全的全身低氧或原位缺血适应训练,可激发脑对缺血缺氧损伤产生耐受,从而减轻脑缺血导致的神经损伤,达到“以低氧抗低氧,缓解慢性脑缺血缺氧”的目的。
随后多年的临床研究,他和团队不仅证明了“远隔”脑保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研发出“远隔”缺血适应专用治疗仪器,形成了集筛选、智能判断、治疗和远程健康指导于一体的可穿戴设备,“老年患者可以在家使用,不需要家人帮助。”吉训明表示,“缺血预适应训练”的适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除了有效解决中国脑卒中防治难点,该设备和训练方法可逐步缓解人在高原的缺血缺氧反应,对援藏和守卫边防等国家战略,起到了支撑作用。
潜心育人 因材施教医学英才
如今的吉训明,将希望寄托在年轻人的身上,希望他们扛起医学创新的旗帜。
临床医生、科研带头人、医学教授……身兼数职的吉训明每个角色都演绎出色,但谈及“最爱”,他很享受作为一名老师,辅导学生取得学术成绩的过程。“我的学生都很优秀聪明,大部分在国外顶尖院校接受过培训,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在每次学术交流过程中,不断启发和激活我的科研想法,”吉训明笑称,“他们的成就超越我,是我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的创始人,吴阶平院士坦言,使其终身受益的是巴斯德的名言:“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临床工作中要视而见,听而闻,善于抓住临床关键问题,持续系统地研究并攻克疾病,在吉训明看来,早已成为首都医科大学培养“临床大医生”的理念之一。“临床医生和团队需要什么,患者需要什么,首都医科大学的教学决策是否与时俱进,是否遵守医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我所感悟到的吴老精神与品德,也深深地扎根于首医。”
以爱为本,因材施教,是吉训明培养学生的理念。他会花大量时间与学生沟通,做好职业规划,引领他们走上医学英才的成长之路。他认为,未来的医学教育需要创新体制机制,适当区别培养临床医生和科研医生,“在未来的医生队伍中培养5%~10%的医学精英,90%的时间聚焦科研,10%的时间去接触临床,了解患者的医疗需求。”
无论何时,吉训明时常倡导学生学习鸭子的精神,因为鸭子浮在水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其实脚在水下不停划动。“我们做人要如同水上的鸭子,低调淡定;做事要像水下的鸭掌,高调勤奋。”他本人亦是在不断攀登医学高峰道路上,亲自践行并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