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报告登革热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暑期出游高峰将至,注意防护
健康
健康 > 资讯 > 正文

上海报告登革热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暑期出游高峰将至,注意防护

上海正在全面开展以“预防登革热,从防蚊灭蚊做起”的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记者从上海市爱卫办最新获悉,今年以来上海报告的登革热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暑期出游高峰将至,国内外人员往来频繁,尤其东南亚是中国游客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外出游玩要注意防护。

上海市疾控中心传防所所长陈健介绍,每年5月-11月是登革热传播流行季,流行高峰是7月-9月。登革热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

“当前,上海报告的登革热病例基本都是以境外输入病例为主,绝大多数病例都有过东南亚国家的旅行史或工作经商史,主要以轻症为主。为提防境外输入性病例在国内进一步传播,蚊媒控制显得至关重要。”陈健提醒,感染登革热,多会出现高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出血或休克,所以,如果从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回沪,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及时告知医生外出旅行史,以便及时诊断、治疗。

如何避免“虫虫危机”?陈健提醒,在东南亚、南美等一些地区旅游,外出时记得喷洒驱蚊剂,皮肤尽量不要裸露在外,带一些长袖的衣物防止蚊虫叮咬。

为深入贯彻《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加强夏秋季病媒生物防制,5月至10月,上海全面开展以“预防登革热,从防蚊灭蚊做起”的夏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市爱卫办透露,按照蚊虫生长习性和疾控机构历年监测情况,上海每间隔20日开展一轮全市范围的蚊虫集中控制、每轮持续时间不少于5天。第一轮集中控制时间为5月20日开始,至10月底。

此外,上海开通了12320卫生热线作为夏秋季病媒生物防制的投诉咨询热线,提供蚊虫等病媒生物防制相关的健康教育、市民投诉和建议咨询等渠道,及时处置投诉问题。

上海市健促中心副主任姜综敏还谈到,除了登革热外,夏秋还是蜱虫的生长期、繁殖期,被蜱虫叮咬部位会出现红斑、丘疹,可能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建议户外活动穿着长袖衣服、长裤,尽量把裤脚塞进袜子,规范使用含有避蚊胺等成分的驱虫剂;活动后仔细检查身体,特别是皮肤褶皱处,若发现蜱虫叮咬,及时用镊子等工具小心取出蜱虫,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夏秋季也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姜综敏进一步提醒,在夏秋季,饭前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定期对餐具消毒,肉蛋类烧熟煮透,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如需食用,彻底加热。

此外,夏秋季要警惕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加强室内通风。若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且咳嗽末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时,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合理用药。

作者:唐闻佳

文:唐闻佳图:受访方供图编辑:唐闻佳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