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市场引巨头争相入局 健康元构建AI制药商业闭环
健康
健康 > 资讯 > 正文

千亿市场引巨头争相入局 健康元构建AI制药商业闭环

自2023年以来,ChatGPT引爆全球各行业,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研发(AI制药)也站上了新的风口。

不仅越来越多制药企业逐渐开始向AI敞开怀抱,就连生活中熟知的科技巨头也不断向生物医药领域辐射,以AI赋能药物设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中国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资本市场的活跃,为AI医疗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中国有望在AI制药和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为全球制药和医疗产品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AI制药领域,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380,股票简称:健康元)通过与广州费米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费米子”)的合作,迈出了完成AI制药商业闭环的重要一步。这次合作不仅为健康元带来了新的产品线,也为其在AI制药领域的商业闭环构建迈出了关键一步。此外,早在2021年11月,健康元研究院、丽珠集团BD总部与腾讯量子实验室合作项目公布了新的进展,三者已联合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用于预测潜在生物合成基因簇(BGCs)的算法架构,并将研究论文成功发布于生命科学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

英伟达再次点燃AI制药千亿市场

当地时间5月23日,发财报后的第二天,英伟达(Nasdaq:NVDA)股价高开后突破每股1000美元,收于每股1037.99美元,涨9.32%,总市值达到2.55万亿美元。Wind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23年中,英伟达股价涨幅超230%,今年以来涨幅已达到109.61%。财报发布后,多家华尔街投行上调英伟达目标价。最高目标价为1400美元。

今年3月下旬,在全球瞩目的顶级AI盛会—英伟达2024年GPU技术大会(NVIDIA GTC 2024)上,英伟达CEO黄仁勋押注“AI+生命健康”赛道的决心,再次引燃了投资者的热情。据了解,英伟达“NVIDIA 初创加速计划”已培育1800余家医疗健康初创公司。其中,近两年英伟达疯狂投资布局AI制药赛道。英伟达还与包括罗氏、阿斯利康、安进等在内的多家跨国药企达成了AI制药合作。

除了英伟达,微软、谷歌等全球顶尖的科技巨头们,似乎都对生物医药领域抱有浓厚兴趣,推出了针对制药等技术的AI工具。而在国内领域,国内阿里、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成立了医疗AI部门,虽目前尚无明确数据显示其将直接参与制药环节,但毫无疑问的是科技巨头们正在试图用AI为制药打开无限的想象空间。

换句话说,就是利用AI将药物发现及研发变得更具“性价比”,通过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AI技术应用到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包括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临床试验等环节,以优化新药研发的效率与质量。将AI技术应用于药物研发,可显著缩短研发周期40%~60%、降低研发成本和提升研发成功率。

据麦肯锡统计,生成式AI对生产力的影响可能会为全球经济增加数万亿美元的价值,对制药行业来说,这项技术每年可为制药和医疗产品行业创造600亿至11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健康元前瞻布局搭上AI制药便车

作为未来中国医药研发创新及生物经济发展的最新引擎,AI在医药医疗领域的应用已逐步从探索实践走向商业化转化。当前,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先行布局AI制药领域,深入研究量子化学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与生物医药技术的结合,开发实用化、产业化的合成生物学技术,提升了企业创新药研发实力以及实现全方位降本增效的目标成果。

2020年末,健康元与丽珠集团共同成立了健康元生物医药研究院,致力于采用先进的合成生物学手段进行药物研发。研究院的工作重点包括通过微生物基因组挖掘,利用天然或人工生物学元器件对微生物等生命有机体的遗传物质进行设计、改造及从头合成(de novo synthesis),结合发酵代谢工程和蛋白质定向进化的方法构建高效细胞工厂。

2021 年初,健康元生物医药研究院与腾讯量子实验室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推进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在微生物合成生物学研究及相关药物研究领域的应用,结合 AI 技术开展对基因组基因簇及功能元件序列预测和代谢途径优化研究。

2021年11月,健康元研究院、丽珠集团BD总部与腾讯量子实验室合作项目公布了新的进展,三者已联合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用于预测潜在生物合成基因簇(BGCs)的算法架构,并将研究论文成功发布于生命科学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

在历经三年多的前瞻性布局和探索之后,健康元与AI制药企业费米子的合作,直接奠定了中国AI制药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去年10月份,健康元与广州费米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就镇痛新药FZ008-145在大中华区的独占许可授权签署了协议。据了解,FZ008-145是全球第二、国内首个高选择性第二代Nav1.8抑制剂,这一地位意味着该药物在同类产品中具有先发优势,有望填补市场空白,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目前,FZ008-145已经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这表明该药物已经通过了初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可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是药物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后续的研发和上市奠定了基础。

数字化助推健康元完成AI制药商业闭环

健康元与广州费米子的“license-in”合作尽管并不新鲜,却顺手完成了中国AI制药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除了FZ008-145外,健康元去年3月间,同样以“license-in”方式,签下太景生物流感抗病毒新药TG-1000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的独家授权。目前,TG-1000已经进入到了临床三期。

今年1月24日,健康元与专注于自身免疫和过敏性疾病生物疗法的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荃信生物”)联合宣布,双方就QX008N单抗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署中国(含港澳)区的独占许可协议。根据协议,健康元将获得QX008N单抗在合作区域(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用于呼吸系统等治疗领域所有可开发剂型和适应症的独家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

仅仅两天之后,1月26日,健康元药业集团在创新药研发布局上再下一城——同博安生物就抗IL-4Rα长效单抗BA2101注射液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国大陆独家权利达成合作。

今年3月20日,健康元药业集团又与拜耳就一项小分子抑制剂在国内的开发、商业化和生产的独家许可签署协议,这也是健康元首次从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引进呼吸领域的创新药管线。

目前,健康元正在以自主研发+外部引进、合作开发等方式,构成了健康元相对完备的研发创新管理模式,不但推高了其复杂制剂的壁垒,也大幅提升了其研发管线的布局效率,为更长周期内可持续的业绩增长夯实基础。

除了在上游开展各类合作之外,健康元在医药终端正开展数字化战略转型,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升级“以患者为中心”的数字化营销生态圈,将呼吸用药领域检验出来的数字营销模式,快速向消化道、精神等健康元的优势赛道上复制和延伸。通过“赋能教育、筛查、诊断、治疗、用药监控等各个环节,打通医生、医院、患者、药企四者闭环,以私域流量撬动院外慢病管理的巨大市场,实现消费者与品牌实时互动”。

健康元和费米子的能够实现珠联璧合,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健康元开展的数字化战略转型。

AI制药虽然已经引燃了投资者的热情。但是数据的缺乏是AI制药绕不开的门槛。AI制药企业在进行药物研发时,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临床试验数据以及市场反馈数据等,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市场适应性。然而,这些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研究阶段、不同的研究机构和不同的地理位置,且可能因为隐私保护和知识产权的考虑而难以获取和共享。

当前大数据、AI技术与医疗的深度融合体现在医疗产业不同的环节,大数据AI技术能够赋能创新药物研发的不同阶段,缩短药物研发周期,并通过AI技术提升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在临床诊疗阶段,通过AI可提升诊断的准确性,为医生提供更为精准的诊疗决策。医疗数字化更成熟地发展有赖于大规模的结构化、标准化的医疗数据,以及进而基于此训练出更加精准的算法模型。

健康元这几年搭载的“数字化营销生态圈”,恰好能够为AI制药企业补足全链条数据缺乏的短板,而这样的优势也使得健康元在参与AI制药的合作阶段,其展现的价值不仅仅是“license-in”,而是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AI制药的研发进程,能够更高效地帮助AI制药企业完成临床验证和商业转化,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