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误区不少,缓解肠癌疼痛有新招
健康
健康 > 科普 > 正文

癌痛误区不少,缓解肠癌疼痛有新招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肠道疾病愈加频发,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其中,肠癌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杀手,它不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其带来的癌痛更让患者备受煎熬。

肠癌可导致多种腹痛

腹痛的原因有很多,有时是吃的东西不卫生,有时是晚上睡觉着凉了,有些则是疾病引起的,肠癌可导致多种腹痛。

■肠道功能紊乱

这是指肠道运动不协调,可能导致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延长,产生气体积聚和疼痛。当肠道里的气体无法正常排出时,它们会在肠道里四处乱窜,让患者感受到腹胀和疼痛。

■肠癌对肠道黏膜的刺激

想象一下,原本光滑平整的肠黏膜上长出了一个或多个肠道肿瘤。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周围的肠黏膜持续受到刺激,导致肠黏膜出现炎症、水肿,甚至形成溃疡,这种刺激就会让患者感受到难以忍受的疼痛。

■肠道梗阻

当肠道中的肿瘤长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堵塞肠腔,导致食物残渣无法顺利通过。这种堵塞就像是在肠道里筑起了一道墙,使得肠道内的压力不断增加,进而引发肠道痉挛和疼痛。被堵塞的肠道就像一个被吹得鼓鼓的气球,随时都可能破裂,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并会带来剧烈疼痛。

■神经侵犯

肿瘤不仅会对肠黏膜和肠腔造成物理上的损伤,还可能侵犯周围的神经组织。当神经组织被肿瘤细胞紧紧包裹时,它们会不断地受到挤压和刺激,从而产生疼痛信号。这种疼痛往往比较剧烈,且难以通过药物缓解,让患者难以忍受。

■肿瘤压迫

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会压迫周围的器官和组织,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发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持续时间长,且会随着肿瘤的增大而逐渐加重。

■远处转移

肠癌在晚期可能会发生远处转移,即癌细胞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癌细胞转移到骨骼、肝脏或其他器官时,它们会破坏这些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疼痛。例如,骨转移可能导致骨骼疼痛,肝转移可能导致肝区疼痛等。

■肿瘤放化疗

放化疗是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化疗药物可能会损伤正常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和疼痛;放疗则可能导致照射区域的皮肤、组织和神经受损,引起疼痛。这些疼痛通常是暂时的,但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免疫力低下

肠癌患者往往因为疾病本身或治疗的影响而免疫力低下。当免疫力降低时,身体对疼痛的敏感度会增加,患者可能会感到更强烈的疼痛。此外,免疫力低下还可能导致机体发生如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等非肿瘤性疼痛,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癌痛的感受。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会导致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增加,从而感受到更强烈的疼痛。此外,心理问题还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食欲,进一步加重疼痛的程度。

癌痛的四阶梯治疗

早在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根据癌痛程度分别给予不同强度镇痛药物的治疗策略,即癌痛的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到了21世纪,随着癌症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出现了更多复杂的疼痛病例,三阶梯方案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优化全面疼痛管理,疼痛医学专家们创新性地开展了更为复杂和先进的疼痛管理技术,如神经毁损、鞘内药物输注、脊髓电刺激以及联合使用多种非传统药物,如抗抑郁药物、抗惊厥药和局部麻醉药等来处理特定类型的疼痛。这一策略被称为癌痛治疗的第四阶梯药物治疗方案。

随着第四阶梯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研究发现,局部介入镇痛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感受,缩短疼痛时间,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因此,早期实施介入止痛,而非将其视为癌痛治疗的最后选择,能够让患者获得更大的益处。

当前先进镇痛技术中,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IDDS)是治疗顽固性癌痛的有力武器。药物与蛛网膜下腔内的脑、脊髓和神经根结合,直接发挥镇痛作用。与口服或静脉用药相比,IDDS的镇痛有效率高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这项技术已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安宁疗护温暖陪伴肠癌患者生命末期

到了肠癌晚期,患者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巨大变化,在癌痛治疗中,安宁疗护可以为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的支持。

安宁疗护并非放弃对患者的积极救治,也不是“安乐死”,而是用专业的方法帮助患者,确保其拥有最佳的生活质量,同时帮助患者的家庭和亲属能够平静面对亲人的离世。

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许多患者和家属都有一个误解:只要控制了肿瘤,疼痛就会自然消失。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癌症本身可能导致疼痛,但如果只关注治疗肿瘤,就会在抗肿瘤治疗显著起效之前,让患者长时间处于疼痛之中,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未能享受片刻安宁。

此外,癌痛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也不容忽视。疼痛持续1周至2周,就会造成患者明显焦虑、抑郁,对生活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在癌痛治疗的道路上,安宁疗护或许可以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道温暖的光,帮助他们舒适、安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走出癌痛误区,缓解肠癌疼痛,这不仅是医疗领域的挑战,也是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通过加强医疗治疗、心理护理以及科普宣传等措施的综合应用,为患者送去温暖和关爱,陪伴他们走过这段充满挑战的旅程。

作者:王玥 陈辉

文:王玥 陈辉(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医生)图:视觉中国编辑:李晨琰责任编辑:唐闻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