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我国第12个老年节。在昨日举办的2024北京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家年华”上,市民政局发布了《2023年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本市老年人口总量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494.8万人,是近八年增量最大、增速最快的一年。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为431.6万人,占比首次突破30%。
长寿老年人口数量显著增加
根据《报告》,去年本市老年人口总量持续增加,且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从常住人口来看,去年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为494.8万人,比2022年增加29.7万人,增长6.4%,是近八年增量最大、增速最快的一年。从户籍人口看,户籍老年人口增速连续10年高于同期户籍人口增速。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为431.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30.2%,占比首次突破30%。同时,本市高龄化趋势显著,8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为64.8万人,占户籍人口的4.5%。相较2014年,10年间增加13.2万人,长寿老年人口数量显著增加。
从区域来看,区域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显著。《报告》显示,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数量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区、海淀区和西城区,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该区户籍人口的比重排在前三位的是丰台区、石景山区和东城区。
人口抚养比也在持续上升,从常住人口看,按15岁到59岁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计算,老年抚养比为34.6%,比2022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去年建成养老助餐点1772家
过去一年,本市老龄事业发展也取得了不少成效。《报告》指出,本市老龄政策体系更加健全。例如,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市民政局等部门出台了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养老助餐、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失能失智照护服务支持、居家适老化改造等配套政策,形成“1+6”养老服务政策支撑体系;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各项文件从顶层设计发力,为老年人谋福祉。
在民生保障方面,本市继续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42.79万人,为符合护理条件的4503名重度失能人员提供了专业照护服务支持。
同时,首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也更加完善。去年,本市积极构建以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统筹、以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延伸的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完善养老服务供给网络,打造全市首家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累计建成养老助餐点1772家;累计建成并运营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约2.1万张;全市建成并运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498家、养老照料中心301家;全市养老机构达571家,床位11.2万张。在城六区复制推广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累计签约长期上门居家照护服务813单。
推行制式养老服务合同网签
去年,本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已连续两年将老年护理中心和安宁疗护中心转型建设列入北京市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同时,推动11家医疗机构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推动6家医疗机构转型建设安宁疗护中心。
本市在智慧养老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市民政局上线北京养老服务网及配套小程序,作为全市智慧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数字化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养老服务信息一点就看、特色养老服务一查就有、区域协作一同发展、养老服务一体监管。在全国率先推行制式养老服务合同网签,签订3.4万余份合同。
《报告》还指出,本市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去年,全市32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累计93个社区入选,全市累计加装电梯3550部,3.2万余名老年人出行受益。针对老年人权益保护,去年本市组织开展法律宣讲上千场,覆盖500余万人次。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