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赋能孤独症康复新突破,点亮“星星”人生
健康
健康 > 资讯 > 正文

脑科学赋能孤独症康复新突破,点亮“星星”人生

近日,在银河脑医疗北京花园路诊所,国内知名孤独症专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贾美香为孤独症儿童家长带来一场极具启发性的公益讲座,深入剖析孤独症儿童康复面临的挑战与新机遇,为孤独症家庭 “赋能”。贾美香强调,通过脑科学前沿技术与多学科协同干预,孤独症家庭正迎来更具针对性的康复希望。

DSC04618

孤独症康复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存

讲座现场,贾美香提到,当下孤独症家庭仍面临着诸多难题,如资源不足:72% 的 0-6 岁患儿训练时长不足,仅13%家长掌握一些孤独症康复专业知识;隐性健康危机:37%伴发精神障碍,65%存在躯体疾病,近70%家长对孩子的社交能力极度担忧;社会接纳度低:成年患者就业率不足 5%,95% 家庭陷入就业焦虑,同时面临 "老后安置" 焦虑。

贾美香强调,值得欣喜的是,在脑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精准神经调控治疗已经帮助很多孤独症患者获得显著改善。未来需建立 "医教康" 融合体系,将医疗诊断、教育干预、康复训练有机结合;推广 "全生涯服务" 理念,覆盖从早期筛查到职业培训的全周期支持。

脑科学突破:打开精准干预新窗口

讲座现场,银河脑科学神经调控科学家卓俊骐从神经机制角度揭示了孤独症本质,分享了孤独症患者“脑功能重塑”的策略。

DSC04636

卓博士指出,孤独症本质是神经发育障碍导致的脑功能环路异常,进而表现出社交互动缺陷、语言发育迟缓等行为特征。传统行为干预虽有效,但个体差异显著,亟需结合脑功能机制研究实现精准治疗。

通过个体脑功能剖分(pBFS)技术,可以揭示孤独症患者脑功能网络的异常,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前沿技术与行为干预,有望为孤独症患者的康复带来新的突破。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让每颗“星星”都有发光的坐标

“孤独症康复不仅是医学课题,更是社会系统工程。”贾教授呼吁,通过脑科学创新、家庭参与及社会资源整合,孤独症患者将有望突破生存壁垒,实现有尊严的生活。这场讲座不仅为家庭注入信心,也为行业指明了“脑功能康复+多学科协作”的未来方向——让每一颗“星星”都能在理解与支持下,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诚邀社会各界关注孤独症群体,支持科研与政策落地,共同构建包容、温暖的支持网络,为“星星的孩子”照亮前行之路。我们期待,每一份理解、每一次创新、每一条政策,都能成为托起“星星”世界的基石——因为生命的价值,从不因差异而褪色。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