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共: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推动创新药物研发与应用
健康
健康 > 资讯 > 正文

第一三共: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推动创新药物研发与应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近日,日本制药公司第一三共首席执行官真锅淳一行来华交流。“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医药行业创新发展,为包括第一三共在内的在华跨国药企加码中国市场注入了‘强心剂’。第一三共将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推动创新药物的研发与应用,以更好地满足中国患者的多样化医疗需求,并推动全球战略目标的实现。”真锅淳说。

第一三共多位高管作交流分享

专注创新 不断满足患者的未尽之需

近年来,伴随医药审评审批制度的优化和医保目录动态调整速度加快,我国医药市场正加速转向创新驱动,越来越多全球创新成果落地中国。

“作为一家拥有120多年历史的全球创新型制药企业,第一三共始终坚持研发创新药物,致力于发现、开发和提供新的标准疗法,深耕肿瘤、心血管、抗感染等疾病领域,致力于通过突破性疗法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真锅淳介绍说,“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随着我们在中国的更多创新举措落地,相信会为中国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据第一三共全球研发负责人Ken Takeshita介绍,在肿瘤治疗领域,第一三共通过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建立了独有的集科学和技术为一体的ADC技术平台,能够高效开发针对不同靶点的ADC(抗体偶联药物)系列药物。其中,创新药物优赫得®(注射用德曲妥珠单抗)已于2023年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HER2晚期乳腺癌以及HER2低表达转移性乳腺癌,并于2024年再获胃癌和肺癌适应症,为患者提供全新治疗选择。

“第一三共正积极投入下一代ADC药物研发,探索抗体、连接体及有效载荷的差异化组合。通过科学突破与技术融合,未来有望将ADC从抗癌药物拓展至更广泛的非肿瘤治疗领域,为更多患者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Ken Takeshita说,“中国拥有全球顶尖的科研机构与人才储备,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目前第一三共中国已默认参与所有新开展的全球III期临床试验项目。未来还将不断强化中国开发的参与机制,让中国创新更深入地融入全球价值链,为中国乃至全球患者带来更多创新药物和解决方案。”

投资中国 与健康中国建设同频共振

2024年11月,第一三共宣布将在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约11亿元,筹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新生产楼项目,以满足未来ADC药物的生产供应和质量控制需求。

“第一三共加大在中国的创新投入,不仅反映了第一三共在肿瘤领域的战略布局,更是第一三共长期深耕中国市场的有力证明。”真锅淳说。

第一三共亚洲及中南美地区负责人长尾公则分享道:“从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至今,第一三共见证了中国持续对外开放的成就以及整体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这些举措都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在中国加码投资的信心。未来,第一三共将继续深化投资结构,提高在华的药物供应效率和规模,满足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患者需求。”

据长尾公则介绍,在中国第一三共秉持“双重支撑”战略,一方面加速抗肿瘤创新药物的本土化开发,另一方面持续布局基础医疗领域。在“双重支撑”战略引领下,第一三共将不断引入创新治疗方案进入中国,并积极推动新药纳入医保目录,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惠及更多患者,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实现。

长期主义 多措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中国为中国”已成为在华跨国企业的重要战略共识。许多跨国企业也在加快本土化进程,促进在华业务可持续发展。

“中国强大的产业生态系统、强韧的供应链体系以及高质量的人才储备,成为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长尾公则表示,未来,第一三共将积极响应政策指引,结合患者需求和自身优势,以研发创新、多元合作和产能升级为依托,驱动第一三共在中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一三共中国总裁内田祥夫进一步说道:“第一三共始终坚持创新、诚信、责任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地追求创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第一三共积极融入中国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携手合作伙伴推进本土化研发,加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患者福祉。同时,我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ESG(环境、社会、治理)融入日常运营,并制定了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未来,第一三共将坚定扎根中国的信心,更深入地参与到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之中,不断加快技术产业落地,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创新产品。” 真锅淳表示。(耿亚柯)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