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三项高端医疗装备项目启动 联影助力高端医疗装备迈向全球引领
健康
健康 > 资讯 > 正文

两部委三项高端医疗装备项目启动 联影助力高端医疗装备迈向全球引领

伴随着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与创新链加速渗透融合,我国高端医疗装备正从单点技术突围迈向系统生态重塑的新时代。

近期,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推动,联影医疗作为牵头生产企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别作为牵头医疗机构的三大“两部委”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相继启动,加快构建围绕高端医疗装备的“临床验证-标准建立-产业升级”生态闭环。

联影×北医三,推动高端医学影像国产化

近期,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健委的联合推动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联影医疗作为牵头主体,携手北京医院、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正式启动高端磁共振临床验证与推广计划,标志着我国在医学影像装备“自主创新-临床评价-产业升级”全链条建设上进入实施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常、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侯岩、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联影医疗总经理谭国陞等多位领导出席了本次启动仪式。

国家两部委创新高端磁共振推广应用项目启动仪式

国家两部委创新高端磁共振推广应用项目启动仪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主任袁慧书对项目进行了详细阐述:该项目将通过“应用示范、临床评价、迭代升级、辐射推广”的闭环流程,对联影的高端3.0T磁共振与5T全身超高场磁共振进行系统性评估,重点从技术特性、临床应用水平和卫生经济学三大维度展开评价,最终形成国产高端磁共振的应用标准与规范。评估结果将直接反馈至联影医疗研发团队,为其技术改进与产品升级提供依据。此外,项目还将通过跨医院临床交流、标准化操作培训等方式,提升国产设备的应用水平。她表示,本次项目将进一步推动国产设备性能提升,也为检查标准的规范化及推广应用做出重大贡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主任袁慧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主任袁慧书

作为国产高端磁共振领跑者,联影以技术、应用、产业三维突破重塑行业格局,提升基层设备应用水平。此次两部委项目将加速构建磁共振临床评价"中国标准",为全球创新提供范本。未来将持续深化医工协同创新,以技术突破与临床价值双轮驱动,推动国产装备迈向全球引领。

联影×中山,推动核医学高质量发展

3月28日,由工信部和国家卫健委联合推动的“高端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PET/CT)推广应用项目”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启动。该项目旨在深化医疗机构与医疗装备生产企业协同创新,加速我国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化进程,为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精准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并着重提升基层诊疗能力。近年来,联影医疗与中山医院紧密合作,实现了国产PET/CT和PET/MR的跨越式发展。

启动仪式现场

启动仪式现场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PET/CT设备创新发展和推广应用,开展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攻关和新一代高端核医学影像装备研发。目前,我国人均PET保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的推广应用,预计未来我国医疗机构的PET/CT装机量将以每年百台以上的增量持续提升。

为加快这一增长趋势,“高端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PET/CT)推广应用项目”正式启动,由中山医院作为牵头医疗机构,联影医疗作为牵头生产企业,联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实施。

“11年前,我们和联影开始合作,布局了一批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项目,包括装备应用、维修和更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介绍。在多年合作过程中,双方形成了“中山—联影”产医融合创新模式,由医院“出题”、企业“答题”,通过核医学科等科室医生、技术人员与企业工程师团队之间的一次次合作研究,国产医疗影像设备的质量越来越好,临床接受度越来越高。近年来,联影医疗已陆续推出多款行业领先产品。其中,2米PET/CT“探索者”(uEXPLORER)的问世让人类第一次直接观测到药物在全身流动、扩散和代谢的全过程,被誉为探测人体的“哈勃望远镜”,为癌症精准诊疗、脑科学研究、新药研发提供了利器。作为联影分子影像的技术标杆,uMI Panorama 系列已进入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可完成超高质量的PET/CT图像采集,实现微小病灶检出和精准定量分析。该系列产品还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采集、重建、后处理等工作流,能满足多样化的临床和科研需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

这些突破为“全自主可控国产高端PET/CT推广应用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介绍,这个项目聚焦国产高端PET/CT设备的临床验证与产业升级。通过物理性能测试、临床应用数据采集和全生命周期追踪,项目将形成国产PET/CT设备评价规范,建立覆盖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操作流程等关键指标的标准化体系,推动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的创新和应用。

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

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

为满足基层诊疗需求,这个项目特别设立了基层赋能专项,计划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三甲医院与基层机构的实时联动。中山医院还将开展核医学专项培训,建立覆盖设备操作、质控管理、辐射安全的标准化培训体系,切实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不会用、不敢用”的难题。

联影×中肿,打响高端放疗装备攻坚战

3月29日,工信部、卫健委联合推动的“智能化图像引导直线加速器项目”在广州启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作为牵头单位,联影医疗为牵头生产企业,联合四川省肿瘤医院等7家省级医院,重点突破放疗装备国产替代难题。

"智能化图像引导直线加速器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智能化图像引导直线加速器项目"启动仪式现场

该项目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医协同,推动高端医疗装备的广泛应用,推广国产设备的临床应用,为各级医疗机构赋能,助力更多患者享受先进医疗技术带来的福祉。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理事长崔泽实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模式,不仅能大幅提升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的技术水平,还将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孙颖副院长等人详细阐述了联影放疗创新技术平台的优势,通过产学研医协同推动高端放疗装备国产替代,突破进口依赖瓶颈。孙颖副院长表示:“我们将充分挖掘设备潜力,将其性能发挥到极致,以临床实践中积累的需求为导向,反向推动设备持续迭代升级,从而更好地满足高级、前沿的临床应用与技术发展,让中国医疗设备在全球舞台引领行业变革!”

来自四川、广东、湖南、河北、辽宁、江苏、山东的7家三甲医院将各司其职,与牵头单位共建国产高端放疗装备“技术创新-临床应用-产业升维”的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其实现“国家级-省级-地市级”的验证与推广。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