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不用插管也能做这么大的手术,醒来后喉咙没有异物感,呼吸顺畅多了!”近日,湖南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40岁气管肿瘤患者实施“非插管自主呼吸麻醉下气管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次日即拔除引流管,术后5天康复出院。
2025年初,湖南湘潭的李先生突然觉得活动后气促,伴有窒息感,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检查,发现气管内肿瘤,占据气管内径的2/3,病理检查结果为“粘液表皮样癌”,随即转入胸外科一病区。
▲术前胸部CT提示气管内肿瘤(红圈内)。
胸外科学科主任佘科霖教授、颜建华副主任医师团队对李先生的病情详细评估后,准备为他实施不插管的气管节段性切除和重建手术。术中保留其自主呼吸,利用纤支镜实时定位气管肿瘤的切除范围;同时,通过胸腔镜精准切除有肿瘤节段的气管,并重建气管结构。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2025年3月24日,胸外科联合麻醉科、手术室团队为李先生实施手术。历时约1小时,完整切除患者气管内肿瘤,并完成气管重建,患者术后即刻苏醒并下地活动。
因为不开胸、创伤小,免去了气管插管及肌松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李先生术后恢复很快,于3月29日康复出院。
▲胸外科佘科霖主任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
“粘液表皮样癌是一种罕见的肺部涎腺恶性肿瘤,患者多为中青年”,佘科霖主任介绍,该病药物疗效有限,优先考虑手术切除。
传统术式需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但插管操作可能挤压肿瘤引发窒息,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而选用Tubeless非气管插管技术可以避免肌松药物残留,避免患者气道纤毛受损及气压伤,有效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减轻病人痛苦和医疗费用。
佘科霖主任提醒,气管肿瘤早期症状隐匿,常表现为活动后气短、刺激性咳嗽或咯血,易被误诊为哮喘或慢阻肺。如果咳嗽、肺炎、哮喘等久治不愈,应尽早进行低剂量胸部CT筛查或气管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胸外科一病区 姜振林 易磊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