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2025中国长寿经济与金融合作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投融资工作委员会同期成立。本次活动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长寿经济,金融赋能引领健康未来”为主题,聚焦长寿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活动由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主办,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投融资工作委员会承办,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MBA同学会及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FMBA校友会协办。来自生物医疗、健康科技及金融投资领域的专家学者、产业领袖及投资机构代表等出席了当日活动。
活动创新采用“项目路演+主题峰会+成立仪式”三位一体的形式,着力构建技术研发、产业转化、资本推动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与会各方就推进资源整合、资本赋能与生态共建等协同发展目标达成共识,为长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创始会长、终身名誉会长刘仁富监事长在致辞中表示,投融资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大健康产业与资本融合的重要举措。他指出,当前健康产业面临“技术突破+消费升级”双重机遇,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仍存。为此,委员会将搭建投融资平台、汇聚专业资源、创新金融模式,打造产学研协同生态,为抗衰老领域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他强调,未来要深化合作、强化管理,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依法合规推动产业发展,并呼吁各界携手共促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创始会长、终身名誉会长刘仁富监事长致辞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投融资工作委员会主任戴晓渊表示,未来委员会将推动医药生物科技、智慧养老、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创新成果高效转化;携手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产业龙头,打造“产学研投”一体化平台,促进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推动保险、基金、绿色金融等工具在抗衰老领域的创新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理事长王松灵院士以“稳态医学”为主题,深入阐述了健康维持与疾病干预的平衡策略;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从金融视角,探讨AI技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刘光慧分享了衰老编程与重编程领域的最新科研突破,为与会者带来前沿的学术观点。
圆桌论坛凝聚行业智慧。上海北外滩金融研究院院长、“中欧陆家嘴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何佳,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全球长寿峰会顾问何健,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老年宜居养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晋,中国营养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唐斌,元奥生物创始人杨勇等行业领袖围绕“数字健康:长寿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之路”展开深入讨论。与会嘉宾认为,长寿经济的发展需要构建“技术研发-资本助力-产业落地”的完整闭环,通过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的双轮驱动,推动抗衰老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在活动仪式上,抗衰老促进会投融资工作委员会与合作校友会全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同步举行,为长寿经济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投融资工作委员会授牌成立,从左至右为刘仁富、戴晓渊、王松灵
此外,长寿经济创新项目路演活动在峰会期间举办。10个优质抗衰老科技项目集中亮相,涵盖骨组织修复、具身智能康养、功能医学、细胞生物技术、质谱检测、再生医学、菌群调控、抗炎抗衰、功能性成分及AI精准抗衰等前沿领域。九心医疗、逻辑生命、协和洛奇、艾斯顿医疗等创新企业代表现场展示技术成果,与众多头部投资机构投资人深度沟通,共探合作机遇。
本次峰会将助力中国长寿经济进入“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机构将持续搭建资源整合平台,充分发挥投融资工作委员会的桥梁作用,加速抗衰老领域的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贡献专业力量。
中国抗衰老促进会是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团组织,为抗衰老领域唯一的国家一级社团。协会多次参与国家卫健委、老龄委等部委组织的专题调研,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