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不养生身体要遭罪!通络养生八字经教你4招,应对高温不适
健康
健康 > 资讯 > 正文

苦夏不养生身体要遭罪!通络养生八字经教你4招,应对高温不适

农历六月,在祖国传统医学里属于“长夏”。五行之中,长夏属土,通应于脾。此时节,湿热交织,正是人体易感不适的时节——身体莫名倦怠、疲乏无力、心绪不宁难入眠,有的糖友血糖还会忽高忽低,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苦夏”。

如何应对“苦夏”?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通络、养精、动形、静神)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独属于的养生方案。它汲取儒、释、道、医四大养生流派精髓以及现代科学养生前沿观点,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助您安然度夏。应对苦夏烦恼,做好这四件关键事:

一、 饮食调养:健脾祛湿通络调糖

从中医角度看,我们吃的每一口食物,都需要经过“脾”的运化,转化为可被利用的精微物质。长夏湿气困脾,常吃生冷食物损伤脾阳,影响运化。脾胃一旦“受伤”,就会出现食欲减退、腹部胀满、消化不良等症状。不但如此,脾的功能下降了,那血糖的水平就有可能不稳了。

这是因为脾脏和人体的血糖息息相关。脾络亏虚则运化无力,导致血糖壅滞于血脉之中——这正是现代医学所说的高血糖状态。脾失健运,生湿化痰,瘀阻脉络,会引起四肢末梢神经、血管及眼底病变等并发症。中医络病理论指出,糖尿病属于络病范畴,并提出了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的治疗新策略。可见,通络健脾对于血糖管理至关重要。

夏季饮食应以清淡温和为主,多食健脾、利湿、益气之品,如山药、薏米、冬瓜、绿豆等。少食生冷油腻,以免更伤脾胃。

对于需要控糖的人群,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合理搭配膳食纤维,如全谷物、蔬菜,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常规控糖药物,加上药食同源的中药材,配合中医调养,常能事半功倍。由6种草本成分组成的津力旺饮料可以成为控糖人群的便捷之选。

这款饮料在中医络病理论以及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指导下研发,它从“从脾论治”血糖管理的角度出发,以益气养阴、健脾运津为原则,通过将6种药食同源中药材精妙配比,通脾络,运脾津,进而达到调节血糖的目的。随餐饮用,应对长夏血糖升高。

20250709-津力旺.jpg

二、 静养心:宁心安神,保障优质睡眠

夏季高温容易导致心烦意乱,睡眠质量下降。长期睡眠不佳,则会引起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血脂血糖升高等健康危害。中医指出“心藏神”,夜卧则神栖于心。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静神理论强调,心静神安才能保证高质量的睡眠,反之,则容易出现失眠、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

夏季养心应顺应“夜卧早起”的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午后可小憩片刻,约30分钟,避免久睡。睡觉前注意营造环境,保持卧室凉爽、通风、安静、黑暗。睡前还可尝试温水泡脚,约15分钟,听舒缓音乐、进行轻柔拉伸或冥想,让身心放松下来。

如果自我调节无法达到改善睡眠的效果,可以尝试食用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以助睡眠。酸枣仁是中医经典的安神要药,有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的主治功效。有研究表明,酸枣仁油才是酸枣仁发挥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部位。晚必安酸枣仁油软胶囊将酸枣仁精华油脂提取出来,也可成为睡眠不佳人群的一种温和选择。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表明,酸枣仁油软胶囊具有延长慢波睡眠(深睡眠)的可靠效果。每日服用,帮助改善睡眠,告别“苦夏”辗转反侧之夜。

三、适度运动:和缓为宜,切忌大汗

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动形理论强调:体欲常劳,劳勿过极。“汗为心之液”,长夏过度运动、大汗淋漓,易耗气伤津,反致疲倦甚至引发不适。选择节奏和缓、强度适中的项目,如清晨或傍晚时分的散步、八段锦、瑜伽等。在中华通络养生八字经指导下创编的“中华通络操”,动作舒展,节奏适中,非常适合中老年人。长期坚持能通畅络脉、调理气血。

运动时,微汗即止,避免在烈日高温下剧烈运动;运动前后适量补充温开水或淡盐水,切勿贪凉猛灌冷饮。

四、情志调摄:疏泄有度,心平气和

暑热易令人心火亢盛,情绪烦躁、易怒。主动管理情绪,遇事多包容豁达。可通过练习书法、绘画、阅读、与亲友倾谈等方式怡情养性,避免郁怒伤肝进而影响脾胃。

另外,老生常谈的“心静自然凉”仍然是现代人战胜苦夏酷热的致胜法宝。有意识放缓生活节奏,保持平和心态,是应对苦夏烦躁的良方。

长夏养生,遵循“通络养生八字经”的智慧,从饮食调养通络调糖、静神养心保障睡眠、适度运动不伤正气、情志调摄保持平和这四方面入手,巧妙融入药食同源食材辅助调养脾胃与血糖、助力安神好眠,便能有效化解“苦夏”带来的种种不适。

来源:北晚在线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