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头痛乏力,是感冒还是中暑?一文读懂
健康
健康 > 正文

炎炎夏日头痛乏力,是感冒还是中暑?一文读懂

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城市,小刘从户外回到家后感到一阵眩晕,额头微微发烫。“肯定是中暑了”,他想着,灌下两瓶冰水倒头就睡。可一天过去,头晕发热非但没减轻,反而增加了鼻塞、咳嗽等症状。家人劝他去医院,诊断结果出乎意料:不是中暑,而是典型的夏季感冒。“夏天也会得感冒?”小刘有些疑惑。

盛夏时节,当头晕乏力袭来,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中暑了”。殊不知在空调与烈日交织的现代生活里,感冒病毒同样也在悄然传播,而因误判感冒中暑而延误治疗的患者不在少数。这两种健康问题之所以容易混淆,在于它们都出现在夏季高温环境当中,并且都有着发热、头晕、头痛、乏力等相似的症状。

错判夏季感冒和中暑,会延误治疗甚至加重症状。如果以感冒的对策治疗中暑,甚至误用“捂汗法”,就有可能加重中暑的症状,甚至发展为更严重的热射病;而如果将感冒误诊为中暑,则会延误感冒的治疗时机,可能加重感冒的症状,甚至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辨别中暑与夏季感冒,关键在于观察是否出现了呼吸道症状:夏季感冒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症状以咽干、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还可能出现头痛、发热、乏力等症;而中暑是由人体产热和散热失衡引起,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中,无法通过排汗有效散热,从而导致中暑,所以中暑并不会引发呼吸道的不适,而是会出现多汗、口渴、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恶心、呕吐等症状。

认清病症本质后,就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若出现中暑征兆,最重要的是要尽快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过紧的衣物,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区,及时补充淡盐水、运动饮料等含有电解质的饮品。一旦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危重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寻求帮助。

而对付夏季感冒,则需对症用药。出现发热、肌肉酸痛、咽干咽痛等感冒症状的患者,可选用连花清瘟这类中成药进行治疗。尤其在感冒症状出现的早期,及时服用连花清瘟,可以迅速消除嗓子疼、发热、鼻塞、浑身乏力、头痛等不适症状,缩短感冒病程。连花清瘟组方里含有的广藿香,可以芳香化湿、固护脾胃,对夏季感冒较为对症。此外,连花清瘟组方中还添加了清肺化瘀、调节免疫的红景天,可以促进机体康复,增强免疫力。

要想在炎炎夏日远离感冒和中暑的困扰,预防始终大于治疗。夏季出行应尽量避开10点至15点的烈日时段,戴透气遮阳帽,撑遮阳伞,穿红色系的衣物可以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更加凉爽防晒;使用空调温度不宜过低,进出室内外等温差较大的环境,应及时增减衣物;日常多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避免短时间大量饮水;饮食上切忌贪凉,不要暴食冷饮雪糕,可常饮温热的菊花薄荷茶或绿豆汤,多吃苦瓜、黄瓜等时令瓜菜,增强脾胃运化能力,用科学防护为健康筑起屏障。

(本文来源:日照新闻网。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