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的教室里坐满了学生。
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聊天的声音逐渐平息,一位西装笔挺的年轻教授从容地走向讲台,开始为学生们讲解二型糖尿病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但许多学生并不知道,这位和蔼可亲、学术有成的教授,在二十年前,曾是被法官断言「不可救药」的罪犯青年。
好学生的「双面人生」
斯坦利(Stanley Andrisse)出生在美国的一个移民家庭,母亲是小学老师,父亲是家庭医生。
斯坦利从小就展现出了头脑和运动的天赋,中学时成绩优异,还是校足球队成员。高中毕业后,他靠足球项目奖学金顺利进入当地一所私立大学学习医学预科。与其他年轻人一样,他的大学生活丰富而精彩,上课、实习、足球队训练,对未来充满向往。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 6
但这样一个看起来前途光明的医学生,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2006 年,即将大学毕业的斯坦利卷进了一桩贩毒案。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惹上官司——他从小就开始参与贩毒和其它犯罪活动,14 岁时第一次被逮捕,17 岁时贩毒网络已经遍布全国。在进入大学之前,他就已是警察局的常客。在二十出头的年纪,斯坦利被判三项重罪,并面临十年监禁。
「无可救药。」法槌落下时,法官用这样一句评价,给斯坦利的人生也下了判决书。
在狱中的头几年,斯坦利对这样评判深信不疑,和身旁的大部分人一样,他意志消沉,觉得自己的未来没有希望了。
更糟糕的是,在他身陷囹圄之时,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不久后便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了。
没来得及见上父亲最后一面,成了斯坦利最大的遗憾。悲痛之中,他开始思考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于是,他开始学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希望能在出狱后继续研究内分泌学,帮助人们避免遭遇如他父亲一样的悲剧。
幸运的是,斯坦利暑期实习时认识的一位导师相信他能改过自新。在斯坦利的请求下,导师将内分泌领域最新的论文打印出来,按监狱通信的规定每次寄出五页给斯坦利,并通过电话指导他学习。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学习和研究,斯坦利对出狱后继续学业充满了信心。然而一腔热血遇到的却是冰冷现实,即将出狱的斯坦利仍在为年轻时犯的错付出代价——他向几所大学递交了申请,却都因为犯罪记录而被拒绝。
「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那次庭审,命运的大门再次向我关闭,而我将永远被困在曾经的错误中,再也没有改变的希望。」
从「职业罪犯」到「职业教授」
但斯坦利还算幸运,之前一直帮助他的那位导师正好是一所大学的招生委员会成员,他非常了解斯坦利学习的能力和决心,不仅出庭作证帮他获得减刑,还一力担保他进入学校继续学习生理学。
深知机会宝贵,出狱后的斯坦利学习格外拼命。「我总担心这次机会只是一场梦,因此更加努力地希望抓住它。」
斯坦利在实验室 图片来源:网络
斯坦利的努力没有白费。在校期间,他始终名列前茅,发表多篇论文,获得不少荣誉奖学金,四年后成功取得生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又申请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岗位,继续研究内分泌学。
霍普金斯大学的工作结束之后,他开始四处投递简历。然而,曾经的犯罪经历成了他简历上最大的污点,50 多次投递全都石沉大海。甚至,曾有一位雇主在得知他的经历后,又收回了已经发放的录用通知。
2017 年,斯坦利在飞行中偶遇了一位教授,两人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中相谈甚欢。而这位教授正是霍华德大学的招聘主任,并且正在寻找内分泌学专家。斯坦利在飞机上给这位教授留下的深刻印象,让他成功获得了霍华德大学的助理教授工作。
斯坦利在霍华德大学的主页
图片来源:霍华德大学官网
此后,斯坦利一直在霍华德大学进行研究和教学工作,并在多个大学兼任教员或访问学者。2025 年 7 月 11 日,斯坦利被霍华德大学授予终身教职。那个曾经的罪犯青年,终于成功地在废墟上重建了自己的人生。
让前毒贩当上教授,到底是不是胡来?
鲜花与掌声之外,围绕着斯坦利的质疑声从未停息。人们还是会对他的经历抱有怀疑:怎么能让这样有严重犯罪记录的人走上教书育人的讲台?
其实单就法律而言,斯坦利学习和工作的路径的确是行得通的。美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禁止有犯罪记录的人进入高校学习,也并不禁止他们从事类似大学教授这样高社会声望的工作。
理论上可行,但斯坦利仍然是个罕见的个例。美国是世界上监禁率最高、监禁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仅占世界人口的 5%,却监禁着世界近 25% 的囚犯。在美国,每天约有 220 万人身处监狱,而其中约有 1/5 是与毒品有关的罪犯。据斯坦利自己所说,他是这些人中唯一一个在医学院获得终身教职的人。
很多和斯坦利一样希望能在出狱后继续学业的人,都在提交申请表时就被筛选掉了。美国近 800 所大学所使用的通用申请表都要求学生填写犯罪记录,而即便是不使用通用申请系统的高校,多数也会对有犯罪记录的申请人持更谨慎的态度。斯坦利自己也曾在演讲中坦承,如果不是因为一些私人关系,他也会因为犯罪记录而被大学拒于门外,很难获得如今的成就。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是否该让斯坦利这样的孤例永远只是孤例,美国社会也有许多争论。一些人认为,拒绝有犯罪记录的人进入校园,对维护校园安全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一种对犯罪惩罚的延续。很多雇主也会更加不信任有犯罪记录的候选人。
另一种观点是,现代刑罚的最终目的是预防犯罪、减少犯罪。斯坦利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接受高等教育可将再犯罪率降低 43%,且社会为它付出的成本比让罪犯再次入狱低四到五倍。如果教育能够让这些人不再犯错并且重新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那为他们开放一些教育的机会也未尝不可。
持有这一观点的人还认为,为服刑人员多提供一些教育和工作的机会,也是一种「恢复性正义」。有研究数据显示,美国五分之一的最低收入家庭黑人男性会被送进惩教所,他们更可能成为执法部门的目标,也更有可能因为缺乏有效的法律代理而受到更严厉的判决。
斯坦利非常认同教育的作用,因此多年来一直在为服刑人员受教育的机会奔走。2017 年,他创立并领导了一个非盈利组织,为曾经入狱的人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实现学术和职业目标,并为受犯罪经历影响的学者提供研究经费支持。2021 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从监狱到博士:行善从未太晚》。
斯坦利的书《从监狱到博士》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 6
在这一派人士的努力下,美国的许多州开始陆续推出政策,要求雇主优先考虑求职者的资质,而不是他们的犯罪记录。2018 年,美国大学通用申请表的发起机构宣布,也将不再询问学生的犯罪记录。
这样看来,斯坦利的后来者们可能会得到更多重返社会的机会,「重刑犯成为教授」的故事也许还会在美国上演。而这样的趋势是否真的能够减少犯罪、促进社会正义,或许还需要交由时间来给出答案。
策划:剜月|监制:z_popeye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参考资料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anley_Andrisse
[2]https://www.physiology.org/publications/news/the-physiologist-magazine/2020/november/human-cells-not-prison-cells?SSO=Y
[3]https://theconversation.com/i-went-from-prison-to-professor-heres-why-criminal-records-should-not-be-used-to-keep-people-out-of-college-97038
[4]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how-i-went-from-prison-to-tenure
[5]https://profiles.howard.edu/stanley-andrisse
[6]https://endocrinenews.endocrine.org/never-too-late-to-do-good-the-redemption-of-stanley-andrisse-phd-mba/
[7]https://www.slu.edu/news/2017/october/from-prison-cells-to-phd.php
[8]https://www.peace-ed-campaign.org/zh-CN/who-is-most-affected-by-the-school-to-prison-pipeline/
[9]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carceration_in_the_United_States
[10]https://www.theatlantic.com/education/archive/2018/08/common-app-criminal-history-question/567242/
[11]https://help.usajobs.gov/faq/application/eligibility/ex-offender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