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羽衣
礼来,正式突破万亿美元市值!
近日来,随着亮眼的第三季度财报,和减重药物最新临床结果公布,礼来股价应声大涨。
根据最新股价数据,本周五礼来美股股价收涨 1.60%,达到了每股 1,059.70 美元,市值正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自 2020 年以来,礼来与其他药企股价走势(图源:BIOPHARMADIVE)
全球第一家「10000 亿美元」医药公司诞生了。礼来,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从假药劣药里杀出重围
礼来的来时路,要从一个半世纪前讲起。
彼时美国,无论是医疗服务还是制药,法律、法规都是一片空白。江湖郎中横行,遍地是神药秘方,假药劣药泛滥成灾。
在此背景下,1876 年,Eli Lilly 在印第安纳开出了自己的药厂。作为一名曾经的药剂师,和美国内战的退伍军人,Eli Lilly 给礼来定下了最初的基调:
不用神秘配方,坚持公开成分、控制剂量,强调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生产。
1985 年的 Eli Lilly
在当时,由于卫生条件差、疟疾肆意,礼来凭借着治疗疟疾的奎宁顺利启航,此后又推出了治疗梅毒及某些类型风湿病和皮肤病的产品。
这一阶段,礼来面对的主要敌手,是整个市场上泛滥的假药、劣药、无效药。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美国刚刚从内战中走出,还来不及建立起有效的监管。
于是,Eli Lilly 与其他有识之士一同,倡导联邦进行药品监管。在国家监管缺位的情况下,礼来在 1886 年就雇用了一位年轻化学家,通过运用及发展最新的科学技术,进行自己的质量检验。
这种领先于时代的规范化,赢得了市场信任。到了十九世纪末,Eli Lilly 去世、他的儿子接棒时,礼来已经是一个有 100 多名员工的家族企业了。
与此同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 FDA,也终于在 1906 年成立。
美国的制药行业进入了下一个时代,也是礼来真正发家的时代。
胰岛素发家史:需要啥,就量产啥
第一个里程碑,是胰岛素。
1921~1922 年,多伦多大学的 Banting 和 Best 发现胰岛素。
图源:礼来官网
当时社会普遍认为糖尿病还是不治之症,胰岛素的诞生无疑是一次重大突破。但是,从发现到作为临床药物,中间还有「如何成药」和「怎么量产」两大关口。
而此时的礼来,已经做好了准备。
礼来家族的第三代——小 Eli Lilly 给家族企业带来了更专业的视角。礼来陆续建立了新的胶囊工厂、生物实验室、新药研发部门,并在 20 年代引入新概念,抢先建好了行业顶级的生产线。
这时候诞生的胰岛素,简直就像瞌睡了有人递枕头。
多伦多大学给予礼来公司一年多时间的「垄断期」,礼来立刻投入,解决纯化和放大生产问题,1923 年便成为首家大规模生产胰岛素的公司。迅速利用专利窗口期占领了北美的各大医院,并确立了在患者心中的地位,没给对手留下任何超越的机会。
当时的胰岛素产品(图源:美国 FDA 官网)
这一步,奠定了礼来「糖尿病王者」的百年地位,也让公司第一次从区域企业变成了国际级玩家。
与胰岛素非常类似的,是青霉素。
1941 年,临床上首次使用青霉素救治患者,标志着青霉素从实验室走向医学实践。在二战背景下,这种划时代的抗生素的地位空前绝后。
但问题又出在了量产上:青霉素极不稳定、产量极低、发酵技术落后于需求。
凭借胰岛素等产品积累下来的家底,礼来也迅速投身其中,整个二战期间,通过向军队供应硫柳汞、青霉素、疫苗等超过 200 款产品,礼来发展出了超越时代的庞大产能,也为战后迅速占领全球商业市场打下了基础。
图源:礼来官网
药厂时代,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礼来的打法雏形:凡是能改变疾病自然史的大科学发现,只要有价值,礼来就敢押注、愿意干。
这一特点,支持着礼来率先迈进了研发时代,继续弄潮,很快迎来了又一个里程碑——氟西汀(商品名:百忧解)。
作为首个广泛使用的 SSRI(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剂)抗抑郁药,氟西汀可谓开启了「抗抑郁药物治疗时代」。
礼来 20mg 规格的氟西汀包装
在当时,SSRI 还只是基于抑郁症的一种假说诞生的「不成熟的技术」,需要长期基础研究、药化耐心,有着极高失败风险。绝大多数药企不愿碰,一些有所研究的,也因为种种原因半路放弃。
礼来的氟西汀,在这样的背景下杀出重围,于 1987 年 12 月 29 日获得 FDA 批准,仅过了 3 年,就成为美国处方量最大抗抑郁药,美国抗抑郁药市占率 38%。
1998 年,氟西汀销售额达峰值,年销 26 亿美元,全球抗抑郁药市场占有率达到惊人的 65%,处方量超 4000 万份/年。
但是很快,礼来的难题来了。
至暗时刻:股价一天蒸发 1/3
「制药人的一生中,往往都逃不过三件无奈的事:死亡、交税和专利悬崖。」这句精准描述了制药人心声的话,正来自 2008~2016 年任礼来 CEO 的约翰·C·莱奇莱特(John C. Lechleiter)。
在诸多药企都要面对的专利悬崖中,礼来的痛,尤其显著。
1994 年,氟西汀首次迎来了专利挑战。法国仿制药企 Biogaran 挑战氟西汀的用途专利,欧洲专利局裁定礼来专利无效。很快,欧洲多国,本土仿制药纷纷提前上市,氟西汀在欧洲销售额骤降 50%。
紧接着,美国本土的专利悬崖也在千禧年到来。
多家仿制药企陆续挑战氟西汀美国专利有效性。为了这款贡献了 1/4 和 1/3 利润的拳头产品,礼来只能迎战。
2000 年 8 月,专利战结果揭晓。礼来基于儿科用药独占期,主张专利有效期应延至 2003 年 12 月。然而联邦法院最终裁定,礼来专利仅延长一年。
2001 年 8 月,专利到期当日,5 家仿制药企立即宣布上市低价仿制药,价格仅为原研的 1/10。
在当时,专利悬崖对于任何药企来说都还是件新鲜事儿,礼来并没有做足万全的准备。主力接棒产品度洛西汀(SNRI 类抗抑郁药)到了 2004 年才上市,且次年销售额仅 7.5 亿美元,一时间填不上氟西汀超 20 亿的跌幅。同期抗肿瘤药吉西他滨增速放缓,抗生素类也缺乏重磅产品。
礼来历史上著名的「X 年」,到来了。
如今担任礼来 CEO 的戴维·A·里克斯(David A. Ricks)在访谈中回忆,这是一个「至今仍旧令人不寒而栗的时期。」
2000 年 8 月 9 日判决当天,礼来股价暴跌 31%,单日市值蒸发 360 亿美元,刷新美股史上最大单日跌幅榜。
2001 年 8 月 2 日专利到期、仿制药集群上市,礼来股价一周内再度暴跌 15%。当季度,氟西汀销售额同比下降 80%,季度累计跌幅达 42%。
2002 年,礼来的利润增长几乎归零。为了应对危机,礼来内部将这一时期称为「X 年」,并启动特别措施,如暂停发放现金和股票奖励,冻结了工资增长,CEO 甚至自降薪酬为 1 美元。
接下来的三年间,礼来坠入深谷。股价较 2000 年高点折价超 30%,与同行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同为美国大药企的辉瑞,同期股价浮动为 +12%。
「X 年」的余波还没结束,「YZ 年」又来了。
2010 年前后,占公司销售额一半的四种药品专利再次到期。当合法仿制蜂拥进场,礼来将有超 100 亿美元、60% 的销售总额会受到影响。
而礼来的武器库里,已经没有了弹药。此时,礼来已经多年没有推出新药了,投入巨大的 AD 新药 Semagacestat 也没能拿到预期的结果。
断臂求生,成了不得不做的选择。YZ 年间,礼来不得已大幅裁员,以削减人力资源开支,公司的股价一度跌到 28 美元。
「当时大家都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个坎真的过得去吗?」
硬扛专利悬崖
专利悬崖,并非礼来一个人的困境。许多 90 年代的重磅药物都在同一时期相继面临专利到期,可以说,这是时代给所有药企的一次考验。
当时,最流行的解决方案是并购——立刻增加销售规模、拿到现成管线,稳住短期业绩和投资者信心,也能保住一路下跌的股价。
例如,史上最畅销药物立普妥专利于 2011 年到期,到期前占辉瑞年营收的 27%。辉瑞未雨绸缪,提前两年以 680 亿美元收购了惠氏,获得了史上最畅销疫苗 Prevnar 13 支撑市值。
专利到期时,辉瑞股价跌幅控制在 14%,2010~2015 年整体股价平稳上升,累计 +48%。
但是礼来,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不靠并购,硬抗低谷。
2009 年,时任 CEO 莱奇莱特与领导团队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他们没有选择行业最常见的自救捷径——大规模并购或者出售业务部门,而是选择让投资者支持他们加倍投资药品研发工作。
「我们的道路就是研发……我们要重新奠定公司的基础,要暂停收入增长,而且还要缩减盈利。我们希望你们跟我们一起坚持下去,直到拨云见日的一天。」
礼来的硬扛,一方面源于求稳。当时的礼来显然没有特别理想的并购对象,如果动机不明确或基于市场和投资者压力盲目行动,失败的可能性更大。
而更重要的是,并购意味着大量现金的支出,这势必会和研发抢资金。
礼来在专利悬崖最艰难的几年里,依然保持着高研发投入,2005 年最艰难时仍有 20.7%,仅次于安进和默克。
莱奇莱特在 2011 年的演讲中这样说:「同行正在从创新药物上转向,将未来押注于整合……这不是我们礼来的道路。」
万亿美元药企,诞生
药物研发,并非一朝一夕。
礼来研发速度在业内并不算快,从临床试验到上市,平均需要 11 年的时间(当时业内的平均水平是 8 年)。在最惨的时候,礼来连续有 5 款药物扑街,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药物研发工作也多次遭遇失败。
一直到 2017 年,戴维即将接任 CEO 之前的几个月,他接到了礼来首席科学官的电话,关于在新加坡进行的一项糖尿病药物前期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有 12 名参与者不得不退出实验。原因很特殊:
因为他们的体重下降得太多了,需要多吃一点才能补回来。
这个药物就是替尔泊肽,它的诞生,成为了礼来进入代谢减重万亿市场的关键筹码。
图源: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礼来一直死磕的 AD 领域也迎来转机。2024 年 7 月,礼来宣布新一代抗 Aβ 单抗 Donanemab 获 FDA 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早期症状性 AD,包括 AD 所致的轻度认知障碍以及轻度 AD。
糖尿病和 AD,礼来死磕的两大领域先后迎来井喷式爆发。
根据刚刚发布的 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礼来的收入同比增长 54%,达 176 亿美元。
礼来前三季度营收 458.87 亿美元,问鼎全球制药榜单第一。每股收益(EPS)增长 5.14 美元至 6.21 美元;2025 年全年营收指引上调至 630~635 亿美元区间。
与此同时,随着口服 GLP-1 药物 orforglipron、选择性胰淀素受体激动剂 eloralintide、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 Inluriyo 先后传来捷报,历史上第一个万亿美元药企,终于正式诞生了。
礼来如今的市值相当于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市值的 2/3,甚至超过了美国最大的私营企业雇主和零售商沃尔玛。而在制药行业中,礼来市值已达到了其他任何一家制药公司的 2 倍以上。
礼来与其他药企市值对比(图源:BIOPHARMADIVE)
万亿市值并非定数。但对于礼来而言,数字,或许也并非是最重要的事。
策划:z_popeye|监制:islay
题图来源:视频截图
参考资料:
[1]https://www.lilly.com/about/history
[2]https://diabetes.org/blog/history-wonderful-thing-we-call-insulin
[3]https://www.fda.gov/about-fda/fda-history-exhibits/100-years-insulin
[4]https://www.fortunechina.com/magazine/c/2024-08/31/content_457108.htm
[5]https://www.forbeschina.com/articles/7392
[6]https://dealroom.net/blog/biggest-mergers-and-acquisitions-failures?utm_source=chatgpt.com
[7]https://www.annualreports.com/HostedData/AnnualReportArchive/l/NYSE_LLY_2005.PDF?utm_source=chatgpt.com
[8]https://www.fool.com/investing/general/2013/02/19/is-eli-lilly-being-wise-about-yz.aspx?msockid=3c606db783e26bfd323c638382cc6a94
[9]https://www.fool.com/investing/2025/10/07/where-will-lly-be-in-5-years/
[10]https://mp.weixin.qq.com/s/1wd8uuaJvMP_mR11TDKfAg
[11]https://mp.weixin.qq.com/s/LFHlV85kmP1mo32TaHmmFA
[12]https://www.fool.com/investing/2025/11/16/prediction-this-will-be-wall-streets-next-trillion/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