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节到,红包、压岁钱又成了不能回避的家庭重要议题。古代,压岁钱是为了压住邪祟,让亲人平安幸福、远离灾难。这一习俗流传到今天,却“让人欢喜让人忧”。
一方面,互赠红包、压岁钱是件喜事。它既包含了心意和祝福,还能增进亲情。对孩子来说,压岁钱是一年中最大的惊喜;对长辈来说,红包不仅代表了儿女的孝心,也说明他们事业平顺、生活安康。红包,给春节增添了不少“年味”。
但另一方面,送红包给不少人带来经济负担,成了一种“甜蜜”的烦恼。一项调查显示,65%的人表示过年发红包的金额超过自己月收入的两倍以上。特别是在外打拼的上班族,人情支出让他们成了“恐归族”、“节奴”,甚至患上“红包综合征”。
事实上,无论送红包还是收红包,“红包”本身并没有错。带来烦恼的,是好面子和攀比心理。这些想法,使讨吉利的风俗变成了人情债,滋生矛盾。
其实,“红包”送祝福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财物价值。要想不沾染“铜臭气”,送红包也要讲究原则。首先,给老人的红包不能少。这是为了送出祝愿和关心,金额可多可少,但这份心意不能少。其次,给孩子要适度。压岁钱给多少、给到几岁,最好家里有个默契,正确引导孩子红包的意义。有人改送“压岁书”,让孩子在快乐的同时增长知识,也是好方法。最后,朋友之间量力而行。不要因为给少了没面子、不能输给朋友等思想,“打肿脸充胖子”,既让自己难堪,又让友情变味。
总之,春节回趟家,最难得的还是感受那血浓于水的亲情。放下攀比和虚荣,无论你“差不差钱”,都能开开心心过大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