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病不能简单医胃,而需脾胃同治
由于工作压力和饮食不规律,胃病在35~45岁的都市人群中发病率高达60%,是典型的现代都市病。在上周末的第五届国际护胃日上,近50位权威专家为市民开展义诊,专家表示,治胃病不能简单医胃,而需脾胃同治。
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黄穗平教授介绍,当今社会,胃病在35~45岁人群中发病率高达60%,全球胃病患者从1985年的1.5亿上升至超过5亿人,并且正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亿人。
黄穗平说,目前胃病发病率高,且反反复复、难以治愈,主要原因是单纯的“胃痛医胃”,难以铲除胃病病根。从中医的角度看,胃病并不是孤立的胃部病变,大多数胃病是由脾和胃的双重病变引起的。在广东省中医院的脾胃专科,大约有90%的患者是因慢性胃炎而前来就诊的,且多数呈现“脾虚”症状。而现代都市人暴饮暴食、饥饱失常、饮酒过多、熬夜晚起等生活方式,更容易加剧“脾虚”,导致脾胃失调。
因此,在治疗胃病方面讲究“脾胃同治”,人们常说的“脾胃同治,其胃乃安”就是这个道理。这里所提到的“脾”与西医的“脾脏”不同,中医所说的脾是主管食物运化的脏器,与胃互为表里。“脾为里主运化、胃为表主受纳”,两者密不可分,因此在治疗胃病的过程中通常采取“脾胃同治”的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