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奶业“大炮”曝行业内幕 称九成奶不是来自草原

2011年06月27日 10:23
来源:经济观察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九成奶不是来自草原

经济观察报:大型奶企为什么热衷于生产常温奶?

王丁棉:巴氏奶用较低温消毒,不能添加任何东西,原汁原味,但缺点是不能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保存,只能就近生产、消费。如果装在利乐纸盒中,常温奶可以长距离运输,全国范围内都可以出售,但常温奶用超高温杀菌,营养浪费严重,利乐包不可降解。常温奶就算不变质,随着时间推移,营养越来越低,最后你喝的其实是一些活性物质的尸体。

2000年以前,巴氏奶在中国几近垄断。一般是一家企业控制一小片区域,比如供应一个县城10来万的人口。这些年,常温奶、酸奶、含乳饮料,不停挤占巴氏奶的市场份额。中国常温奶做成常规产品,这很不正常。像美国,常温奶很少生产,只作为战略应急物资。

经济观察报:大企业已经垄断了全国奶源了吗?

王丁棉:直接是在圈地,零成本,当地政府甚至盖好厂房让大企业进来,起点比别人高,这对当地的小企业是不公平的。但大企业就这么四处抢夺奶源,垄断控制全国奶源。蒙牛从福建、广东收奶源,在当地没工厂,拉到湖北去加工,上海的奶源抢到手了就拉到安徽的马鞍山去加工。

全中国90%的牛奶都是到处收购的,并不是来自电视广告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牧场。

经济观察报:今年以来的奶业大整顿,对整个奶业的格局会带来什么影响?

王丁棉:奶业大整顿后,原来1800余家仅保留1100余家,被取消生产资格的奶企中,有五六百来家是做巴氏奶的。这种一刀切的“斩首行动”弊病很多。整顿清理后腾出的10%市场真空,自然地被常温奶取代,现在巴氏奶的市场份额仅有19%。

好方法应该是外松内紧

经济观察报:2008年三聚氰胺事发至今,奶品安全事故频发,中国的奶业监管是否太过宽容?

王丁棉:更主要是方法有问题,我们习惯大扫荡,表面上做得轰轰烈烈,但具体管理其实比较松,外紧内松。好的方法应该是外松内紧,表面不张扬,但在安全问题上使劲地按住企业不放。

经济观察报:在去年全国多地方出现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事件,你写文章呼吁政府部门彻查,后来有结果吗?

王丁棉:我当时对这个事情下的判断是,激素有可能来自奶源。但这么说之后,两天内,4个部门6个领导的电话向我施压。

这当然要彻查清楚,如果是来自奶源,那就严格处理,如果不是,就还奶企清白,但这个事情后来不了了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董俊杰] 标签:奶业 常温奶 大炮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